
【希望之声2023年6月7日】(本台记者唐仲宝综合报导) 北约和欧盟成员国斯洛维尼亚(Slovenia)6日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中,击败莫斯科的亲密盟友白俄罗斯,获得自明年1月展开的联合国安理会席位,反映全球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多数立场。
联合国大会于美东时间周二(6日)晚间票选2024至2025年的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北约和欧盟成员国斯洛维尼亚击败白俄罗斯,获得自明年1月展开的联合国安理会席位,任期两年。身为亚太地区唯一竞选国的南韩也同时入选。
据路透社报导,按照地区轮换原则,本次安理会选举的席位分别是非洲地区2席、亚太地区1席、东欧地区1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席。除东欧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候选国家均没有竞争对手。
在193个成员国参与的无记名投票中,斯洛维尼亚以153票击败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38票)。其他4个顺利当选的新成员国则未遭挑战, 其中盖亚那获得191票;狮子山共和国获得188票;阿尔及利亚获得184票;南韩获得180票。
报导说,东欧地区斯洛维尼亚对在俄乌战争中长期支持莫斯科当局的白俄罗斯,被视为西方阵营对上俄罗斯的代理战争,
报导指出,其实白俄罗斯不仅在俄乌战争的态度上违反普世价值,先前该国政府传出血腥暴力镇压国内示威民众,在人权议题上更是受到全球瞩目。
对此,非政府组织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驻联合国主任夏邦诺(Louis Charbonneau) 表示,安理会应是维护人权的重要机构,“白俄罗斯在国内侵犯人权,并积极粉饰俄罗斯侵乌暴行。今联合国成员国明确表态,拒绝其于安理会任职”。
身为亚太地区唯一竞选国的南韩以180张赞成票确定获选,为睽违11年再度出任。外界预估其未来可以与美国、日本在安理会构筑阵线,应付来自北韩(朝鲜)的核武导弹威胁。
报导分析,南韩入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为南韩在 “多边外交” 上开了一盏明灯,身为朝鲜半岛问题当事国的南韩,能够主导北韩相关决议、议长声明起草,不仅能够在国际社会上为自己发声,更能挞伐朝鲜(北韩)实施非法军事挑衅的行动,和常任理事国美国、2023至2024年非常任理事国日本在北韩议题上形成紧密合作。
5个新科安理会成员国将于2024年1月1日展开任期;预计在2023年底结束2年任期的5个国家,分别是阿尔巴尼亚、巴西、加彭、迦纳和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在联合国规章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权力包括进行维和行动、实施国际制裁和授权采取军事行动等。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国各拥有对非程序事项之决议的一票否决权。
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通过之后席位由实际控制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替实际控制台澎金马的中华民国)、法国、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席位由俄罗斯联邦接替)、英国、美国。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最初为6个,1965年开始增加到10个,席位按地区分配,即亚洲2个、非洲3个、拉丁美洲2个、东欧1个、西欧及其他国家2个。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经选举每年更换5个,不能连选连任。根据地域分配原则,每次新选出的5个成员国中应包括来自亚洲和非洲的3个国家、一个东欧国家和一个拉美或加勒比地区国家。
安理会成员国们必须至少有一名代表常驻联合国,以确保安理会可以在任何时候召开全体会议。这个规定是从国际联盟的失败教训中学到的,因为无法快速对危机作出反应正是导致国际联盟失败的原因之一。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对于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必须要常任理事国达成一致才能允许通过决议,也就是必须要五个常任理事国都不投反对票才能通过决议。
2022年4月26日起,任何常任理事国动用否决权后,联合国大会将在10天内自动召开会议讨论,而所有联合国成员都可以对行使否决权的行动进行审查和评论。
责任编辑:常青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