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2023年5月26日】(本台記者岳劉綜合報導) 周五(5月26日),北京當局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將前往莫斯科,與克里姆林宮高級官員會面,討論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問題,但是西方官員對中共政權在此事中保持中立持高度懷疑態度,直指它的所作所為是「自私的」,不會有甚麼結果。
中共當局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已經持續了16個月對烏克蘭的非法入侵戰爭,這讓它受到國際關注、成為眾矢之的。
儘管北京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一項所謂的恢復東歐平靜的12步「和平計劃」,但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眾多評論,直言不諱的抨擊中共的「和平」措施,缺乏「任何實質內容」。其中一位專家強調,它的所謂「斡旋」根本不起作用。
負責東亞事務的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駐華武官海諾·克林克(Heino Klinck)周四(5月25日)告訴《福克斯新聞》:「出於各種原因,對此——這(中共的介入)實際上會導致任何一種有意義的和平提議,我都不樂觀。」
此前,烏克蘭明確表示,如果涉及割讓任何主權領土、包括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非法佔領的克里米亞,該國會斷然拒絕任何與俄羅斯達成協議的嘗試。而克林克認為,基輔不太可能願意與莫斯科談判,特別是俄羅斯軍隊還在烏克蘭領土進行殘酷戰爭的時候。
克林克說,「自戰爭開始以來,習近平用了14個月的時間才真正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Zelenskyy)通了電話。」「而在同樣的14個月期間,俄羅斯聯邦和中國(中共)之間舉行了大約20次奇怪的高層會議,包括習近平本人實際上親自前往莫斯科參加了為期3天的峰會。」
克林克指出,「我不明白,這讓人怎麼才能將中國(中共)視為不偏不倚啊。」
他還強調,北京選擇監督「和平」談判的人具有可疑的外交客觀性——李輝擔任中共駐莫斯科大使已有10年,直到2019年才卸任。
本月早些時候,作為入侵開始以來訪問這個飽受戰爭蹂躪國家的中共最高級別官員,李輝會見了烏克蘭最高級別政要,如總統澤連斯基和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但是,目前仍不清楚他在為期兩天的訪問中取得了什麼成果。據《美聯社》報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訪問結束後承認:「沒有解決危機的補救辦法。」
對此,克林克的分析揭露了中共當局所謂「和平」措施的最大算計——北京並不一定有結束戰爭的既得利益,但它企圖提高它的國際地位,為它的形象「塗脂抹粉」。
克林克解釋說:「我認為中國(中共)試圖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私的。」「它試圖在國際舞台上確立自己作為某種和平經紀人的地位。」「我認為中國(中共)和習近平發現的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已經損害了中國(中共)的國際形象。從公共外交的角度來看,北京現在正試圖修復這種形象。」
責任編輯:林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