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2月9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中共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拉动经济主动力的消费已经止跌回暖。外媒今日报导,中国经济复苏仍存隐忧。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目前是人心思润,这将掏空中国经济;此外,中国作为投资市场,目前地缘政治风险正在增加,这令海外投资者望而却步。
李克强:消费止跌向上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日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基层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在去年底企稳、今年初回升。随著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多年来已成为经济主拉动力的消费目前止跌向上,1月份明显增长。
中国经济复苏仍存隐忧
纽约时报2月8日报导,中国南京市中心,一家鱼贩在皇历新年期间卖的带鱼比平时多出许多,位于南城的一处破败的购物中心里,花店的玫瑰销量上升。
但是,商场里几步之外的一家灯具店,销售并未恢复。在郊区的一家英菲尼迪汽车经销店,客流量增加了百分之二三十,但尚未转化为销量。
报导说,人们所期待的大流行后“报复性消费”的热潮尚未实现。国内航空旅行、旅游支出和地铁客流量较一年前均大幅上升。但它们尚未回到大流行开始之前2019年的水平。
中共国务院押注消费支出将复苏,但为了做多手准备,它在1月28日的一次会议上承诺,将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措施。
纽时报导认为,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取决于需求是否复苏。中国商品和服务的巨大产出将有多少被国内外消费者购买?去年底,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大幅下降,这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的购买力受到高通胀的挤压。
房地产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担忧之一。建筑业占全国经济产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包括钢铁、水泥和新房装修。
从2021年秋季开始,开发商、房主和投机者多年来的大量借贷引发了一场缓慢崩盘,至今仍未结束。由于大批开发商在2021年底和去年全年陷入困境,无数预付了房款的家庭遇到楼盘烂尾的情况,许多想要买房的人仍然感到紧张。
房地产沦为困难行业
中央社引述中国《每日经济新闻》2月8日报导,中共政府各地频释利多激励政策未能见效,湖北武汉楼市每平方米降价人民币近6000元还卖不动。
据报导,由于武汉房市无论成交量及投资力度均创下近年新低,武汉市2月6日发布的16条稳经济措施,房地产行业被归为「困难行业」。
数据显示,2022年武汉新建商品住房共计成交11万6300套、总面积1316万5000平方公尺,同比分别下滑42%和43%,创近8年成交量最低,全年土地成交金额约822亿元,同比减少约47%。
武汉住建局数据显示,今年皇历新年以来,武汉房市成交依然萎靡不振,1月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成交6303套,销售面积74万5000平方公尺,成交量环比下降62%,同比下降48%。
房市调查机构中指研究院华中研究员李国政说,房市短期内需求不振,信心不足情况依然存在。
中国居民对房地产信心下降,提前还贷形成热潮。
据界面新闻报导,作为一种减轻负债的方式,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提前还贷”的经验,“提前还贷”逐渐占据社交媒体的话题热搜榜。
以微博为例,“提前还贷比借钱难”“提前还贷究竟可以省多少钱”“房贷借款人提前还贷明显增多”等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均超5000万,其中,“提前还贷究竟可以省多少钱”在微博上阅读量达到了1.7亿。
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老百姓排队提前还房贷,不是因为手里钱多,而是此前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利差过大,大部分是提前还贷后重新申请贷款,以降低房贷利率和还款成本。
人心思润 中国经济将被掏空
李克强对中国皇历新年以来的消费增长表示乐观,基于中国的人口基数。
由于长期封闭在家,中国百姓无法走出门消费,加上失业和收入的日益减少,他们仅仅在维持基本日常生活。解封之后,又赶上中国传统最重视的皇历新年,购买食品或旅游一下,是情理中的事,这自然带动一些消费,短期看情形就是这样。
但从长期来看,对中共政府彻底失去信心的中国人和企业,润出中国则成为主要趋势。
据媒体报导,目前不仅富裕人群正在润出海外寻找投资和定居机会,连不太富有的工薪阶层也加入润的时代大潮。
分析人士指出,这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恶兆,人走了,资金走了,企业也到别国投资设厂去了,中国经济也被掏空了。
地缘政治风险令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望而却步
据巴伦周刊2月7日报导,中共官员对美国在周末击落疑似中国间谍气球表示抗议,令中美摇摇欲坠的关系根基再次动摇。
由于美国对中共的态度持续暗淡,长期投资者可能会对扎堆在中国投资持谨慎态度。
中国股市周一(2月6日)下跌,iShares MSCI China交易所交易基金下跌1.7%,报51.63美元。
中共「间谍气球」入侵美国领空事件提醒人们,美中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许多可能加剧紧张关系的因素仍在发挥作用。预计美国政府和国会都将公布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和个人在华投资的提案。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研究小组主任安娜·阿什顿(Anna Ashton)预计,白宫有关对外投资的行政命令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出台,这可能会让一些投资者对在中国市场的至少某些领域的投资持保留态度。
分析人士预计,拜登政府的任何限制措施,都将仅限于半导体芯片或量子计算技术等敏感先进技术的狭窄领域,但国会正在寻求自己的设置限制,并可能涉及更大的覆盖面,来针对人工智能等领域。
投资研究公司Gavekal研究主管葛艺豪(Arthur Kroeber)表示,这可能会阻止美国投资者购买百度、阿里巴巴或腾讯等中国公司的股票。
阿什顿表示,尽管北京方面在努力改善近年来受到损害的国际关系,太平洋两岸的领导人也在努力改善沟通,但中美两国的基本立场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改变。
责任编辑:林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