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2年4月10日】(本台记者唐仲宝综合报导)备受瞩目的法国总统大选本周日(10日)将拉开帷幕。4月10日和4月24日,4780万法国选民将通过两轮投票,选出新一届总统,领导这个欧盟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俄乌战争“搅局”法国大选
综合媒体报道,大选首轮投票将于4月10日举行。按照法国宪法委员会公布的总统选举候选人名单,参加本次选举的候选人包括执政党 “共和国前进” 候选人、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极右翼政党 “国民联盟” 候选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极右翼政党 “收复失地” 候选人泽穆尔(Eric Zemmour),法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巴黎大区议会主席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巴黎市长伊达尔戈(Anne Hidalgo),和极左翼政党 “不屈的法兰西” 候选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等。
根据8日发布的首轮投票前最后民调,马克龙的首轮投票支持率为26%,继续排在首位;勒庞以24%的支持率位居第二,梅朗雄以17%的支持率排在第三。其他候选人的支持率均未超过10%。
俄乌的战争风云夺走了法国人的选举热情,原本早早应该开展的竞选活动姗姗来迟,选举日程也大幅度 “缩水”,电视台也没有候选人辩论,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是:俄罗斯-乌克兰。
据媒体报道,战争爆发之前,马克龙曾多次与普京会面,试图缓和紧张局势。那张马克龙与普京在一张7米桌子上 “遥遥相望” 的会面照片更成为马克龙做出了 “一切努力” 的写照,虽然最后战争依旧爆发了。
马克龙承认他展开竞选活动的时间比他希望的时间要晚。他强调自己并没有 “过分自信”,并指出从未停止与法国民众的接触。他还重申要推动退休制度改革,完善法国教育体系等,并呼吁进步的年轻一代选民支持自己。
周二(5日),在前往布列塔尼地区的菲尼斯泰尔省(Finistère)的时候,看守总统马克龙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他与普京的对话。自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他曾多次与普京对话,但都没有取得明显成功。
马克龙表示,他绝对没有任何 “讨好” 普京的地方。他说,讨好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是 “其他候选人”,是他们 “在俄罗斯那里融资”。
法新社指出,马克龙言下之意指的是,2017年,俄罗斯总统接见过勒庞。
与之前忙于处理俄乌冲突,较晚才开始竞选活动的马克龙相比,勒庞在几个月前就展开了选战攻势,主要聚焦通货膨胀和收入等议题。俄乌战争爆发后,她的情况变得有些微妙。因为早在2017年大选首轮投票期间,勒庞曾前往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面。据普京称,这是他个人向勒庞发出的访问邀请。勒庞当时主张解除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加强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还反对俄罗斯干扰法国总统选举的说法。
一直以来,她把与俄罗斯的亲近关系当做竞选利器,还将与普京的合影放进了竞选小册子。不过,俄乌冲突暴发后,勒庞团队连夜销毁了数百万份竞选手册,并对这次入侵进行了 谴责;其竞选活动也做了重新调整,重点关注能源价格突然飙涨等钱包问题,并尽可能避免讨论战争。从民调显示,勒庞的支持率仍在持续上升,普京并未 “影响” 到她。
而曾表达其对普京钦佩的泽穆尔,他将普京形容为 “爱国者”。泽穆尔出身媒体界,已经多次因为发表种族主义言论而被判有罪,还曾扬言要驱逐100万名外国人。再加上他的整个竞选活动都是为了躲避移民,使得他对战争的爆发更难适应。他对欢迎乌克兰难民持保留态度,以及对能源价格上涨问题上也没有表达出任何具体观点,这导致他的候选人资格似乎越来越无足轻重。有评论说,泽穆尔是(俄乌战争)迄今为止唯一付出政治代价者。
战争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之一是传统共和党右翼候选人。有报道说,瓦莱丽·佩克雷斯实际已经退出了选举。除因竞选活动管理不善外,其候选人资格还遭到很多人转而支持马克龙的沉重打击,后者不仅从乌克兰战争中获得了政治利益,而且还借鉴了佩克雷斯的某些政策建议。对此,佩克雷斯愤怒地回应了自己的命运变化,指责马克龙 “抄袭了” 她的纲领。
专家指出,共和党右翼的问题并不仅仅是马克龙正在剥离佩克雷斯的某些支持。而是马克龙系统地采用了佩克雷斯的核心观点,包括65岁退休、要求福利领取者参加工作以及降低遗产税。这相当于全面接管法国中右翼。如果马克龙再次当选,他将主持一个难以应对的大帐篷派对, 而共和党人则被挤压在复兴的极右翼和意图吞并他们的执政党之间,只剩下面包屑。
马克龙连任面临不确定性
4月10日和4月24日,4780万法国选民将通过两轮投票,在正式总统候选人中做出选择。在周日举行的第一轮投票中,选民首先将在12名候选人中作出选择。如果没有候选人在第一轮中获得绝对多数,那么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将在4月24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决出胜负。
若第一轮投票就有一名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1%,则直接当选;否则的话,第一轮选举中得票前两名者,将在两周后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对决,第二轮得票相对多数者当选新一届法国总统。
按照大多数媒体和相关机构的预测,此次大选会重现2017年的情景,迎来勒庞与马克龙的 “雌雄对决”。
据报道,仅在一个月以前,马克龙连任看似还 “不成问题”。现任总统上台以来因提高燃油税引发 “黄马甲” 运动和强推退休制度改革引发全国罢工,其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23%的历史低点。但随着近来法国新冠疫情逐步缓解,去年实现了7%的经济增长,加上马克龙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领导人积极斡旋,其支持率大幅回升,一度超过30%。
法国民调机构益普索负责人让-菲利普·迪布吕勒(Jean-Philippe Dubrule)认为,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乌克兰危机,都成为马克龙的加分项,因为 “危机总统” 身份所产生的 “旗帜效应” 让选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变化。
但临近第一轮投票,马克龙越来越面临来自勒庞的压力。民调显示,仅数周内,勒庞的首轮投票支持率已从约15%升至约22%;如果勒庞和马克龙进入第二轮投票,勒庞的支持率为47.5%,与马克龙的52.5%已相差不多。
专家指出:“勒庞的民调支持率上升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竞选初期被泽穆尔分流的选票开始回流,二是勒庞本人采取了很多吸引选民的举措,包括聚焦选民最关注的购买力等议题、塑造一个更加温和理性的形象等。”
民调机构Harris Interactive副主任让-戴维·利维(Jean-David Lévy)称,“勒庞从未如此可能赢得一场总统选举”。
此外,高弃投率也可能给选举结果带来变数。民调显示,第一轮投票的弃投率可能突破30%大关,将创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选举的历史纪录。
法国舆论认为,极右翼候选人支持率的上升和高弃投率,是法国民众对政治不满的表现。马克龙在上次大选中以经济自由化、开放精神和欧洲一体化等主张获胜,但他在执政期间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冲击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法国学者热罗姆·圣-马里(Jérôme Saint-Marie)认为,马克龙在任期前一阶段采取的激进改革计划刺激了法国底层民众和精英阶级的矛盾对立。虽然政府放弃了相应的改革,但社会矛盾仍在发酵,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价格飙升和原材料短缺,将法国经济带入了一个以高通胀和低增长为标志的时期,购买力成为大选期间民众最关心的话题。法国部分经济学家指出,包括马克龙在内的各总统候选人提出了固定燃油价格、降低燃油和电力增值税等各种解决方案,但 “都只是短期设想,因为从长期看,这些方案的成本都太高”。
Politico报道指出,虽然目前没有一家民调机构数据显示勒庞将赢得此次法国大选,但她以和马克龙如此小的差距进入第二轮投票,本身也彰显了法国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
无论如何,观察家普遍认为,此次大选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购买力低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经济现状里,在移民、安全等问题造成的社会撕裂中,再加上时断时续的疫情,即将诞生的新一任法国总统将肩负选民未来5年的巨大期许,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大规模的弃权可能性让这次选举的结果充满变数
法国大选每五年举行一次,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而选举系统至今沿用了最传统的模式:选民必须亲自填写和提交纸质选票,计票全部由人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受制于上海封城的严厉措施,法国驻华大使馆本周五(8日)宣布,在上海的五千多名法国选民将无法参与大选投票,因为中国当局拒绝了法国使馆提出有关让在沪法国公民到当地领馆投票的请求。
由于法国大多数的防疫限制措施都已经取消,所以即使是新冠测试呈阳性的选民也可以在遵守规定(包括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前去投票。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会经常清洁设备,每小时通风几分钟以保持空气流通。
根据法新社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首轮投票中,马克龙和勒庞分别将获得26%和22%的选票,进入第二轮,马克龙最终将以54%选票战胜勒庞,再次当选。
面对民意调查是否经常出错的质疑,法新社指出,尽管一直存在弃权的盲点,但总统选举结果与预测差别不大。《费加罗报》(Le Figaro)分析认为,不可预测,大规模的弃权可能性让这次选举的结果充满变数,可能推翻所有的民调预测。
关于弃权的选民,益普索研究员保罗·塞比耶(Paul Sébier)指出,有意在本次大选中放弃投票的人群主要是最贫穷、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群体,他们是从法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制度中受益最少的社会群体。“他们发现可以投票的政党很少或者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放弃投票是 “幻想破灭” 的民众 “表达抗议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常青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