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2年7月31日】(本台记者唐仲宝综合报导)自从猴痘病例于5月爆发以来,全球已通报1万8,000多起病例,绝大多数在欧洲地区。近期,非洲之外地区相继传出与猴痘相关的死亡病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办公室今天(7月30日)表示,预料还会有更多死亡病例,但也强调严重并发症仍属罕见。
据法新社报道,西班牙和巴西昨天(29日)相继传出首起猴痘相关死亡病例,西班牙卫生部今天再通报第2起相关死亡病例。这些案例是在非洲地区之外首次传出与猴痘相关的死亡病例。世卫欧洲区高级紧急事务官史摩伍德(Catherine Smallwood)今天在声明中表示:“猴痘在欧洲持续传播,我们预期会出现更多死亡病例。”
根据西班牙国家流行病学监测网络29日提供的数据,该国目前已确诊4,298例猴痘病例。但由于各地数据报告有延迟,实际病例数可能更高。统计显示,猴痘确诊病例的年龄从10个月到8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7岁;共有120例病例需住院治疗。另外,在可查询信息的病例中,男性数量为4,081例,女性数量为64例。在可获取相关信息的2,253例病例中,有82.1%的感染来源于性关系中的密切接触,10.5%为与性无关的密切接触。
此前外界出现怀疑声音,认为猴痘主要是通过男男性行为传播,所以无需担心其出现大规模传播。
针对这个观点,世卫组织在周一(25日)专门发出警告称,不要低估迅速升级的猴痘疫情,目前对于猴痘的传播方式“知之甚少”,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猴痘病毒,和性取向无关。并强调称,目前无法保证该病毒只是在特定社区内传播。
世卫欧洲区高级紧急事务官史摩伍德强调:“传出猴痘相关死亡病例,并不影响我们对欧洲病例爆发的评估。我们了解到,尽管大多数病例有自限性,猴痘仍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她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要迅速中止疫情在欧洲传播,阻止病情流行。
报道说,7月23日,世卫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日内瓦宣布,在75个国家和地区快速传播的猴痘疫情已构成“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这是世卫组织可以发布的最高级别公共卫生警报,也是世卫两年来第二次启动这一特别步骤。
谭德塞表示,对猴痘疫情的评估是,在欧洲地区属于高风险,而在其他所有地区属于中度风险。世卫组织的“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 的警示是为了触发国际协调反应,并启动紧急资金。
很多国家的卫生专家欢迎世卫的决定。此前,“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只用在新冠肺炎(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和目前仍在持续的消灭小儿麻痹症的努力上。
据报道,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猴痘传播主要通过亲密接触,导致流感一样的症状以及含脓的皮肤损伤。人感染猴痘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从20世纪70年代后,非洲的扎伊尔、利比里亚、喀麦隆等都曾报告过猴痘疫情,且全年均有发病,一般以7月至8月为高峰。专家认为,猴痘病毒在非洲地区造成的危害较重,与非洲当地人营养状况低下相关,加之非洲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升高,猴痘病毒对免疫缺陷个体的危害更大。
2003年猴痘病毒首次登陆西半球,在美国暴发,这也是首次在非洲大陆之外报告发现猴痘病例,共有47人确诊。根据美国卫生机构最终调查表明,疫情是因为进口动物携带导致暴发。病毒最终可以追溯到一家宠物商店,该店从加纳进口的800多只小型哺乳动物中有多只啮齿类动物感染了猴痘病毒,进而导致病毒感染人类。
世卫组织表示,虽然迄今为止,猴痘病例主要集中在同性恋和双性恋群体中。但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这种病毒只会出现在这些群体之中。
截止目前,已有7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1.8万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和5例死亡病例。
责任编辑:常青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