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图片来源:Google)
一名14岁中学生随家长定居北京,为矫正近视,配戴角膜塑形片,长期使用自来水清洗镜片,后因双眼痛、视力模糊就诊治疗1个月仍无效;回台后确诊为阿米巴角膜炎,治疗后双眼视力仅不到0.1。成大医院眼科医师萧淑方提醒,塑形片须特别注重清洁,否则易角膜感染。
「台湾都市近9成小朋友近视」,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眼科医师萧淑方说,从1983年到2000年,7岁小朋友的近视比率由5.8%进展到21%。小朋友近视若未能控制而恶化,恐导致高度近视引发之各种病变,即使治疗,视力仍可能受损。
萧淑方指出,小朋友若发展成高度近视,将引发视网膜变性、视网膜剥离、视网膜裂孔、黄斑部退化、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睛的并发症,严重的需要开刀治疗,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萧淑方说,预防近视有两种方式,点散瞳剂及戴角膜塑型片。散瞳剂,浓度越高抑制近视效果越强,但副作用也越强,包括:畏光,此为最常造成散瞳剂治疗失败的原因;视力模糊,尤其是看近的时候;增加眼睛水晶体、视网膜对紫外光的暴露,可能增加白内障与黄斑部病变。
萧淑方提醒,散瞳剂1周建议至少须使用6天,不规则使用反容易导致近视度数急速增加。她说,根据2006年新加坡的报导,停掉散瞳剂之小朋友会造成近视急速增加,且使用浓度越高的散瞳剂,其反弹效应越强。所以如果小朋友无法配合,宁可选择其他方式。
若无法点散瞳剂,应使用角膜塑型片。角膜塑型片是夜戴型隐形眼镜,需验配相对塑型片,在睡觉时使用至少8小时,是非手术、非永久性矫正视力的方法,惟仅能维持白日约8小时的视力清晰,到晚上近视度数仍会缓慢出现,需每天执行。
塑型片最大缺点与风险则是感染,如一般隐形眼镜,塑型片若清洗不乾净,可能会沾黏孳生病源菌导致角膜感染,上述14岁中学生即是一例。萧淑方提醒,若出现有红眼、刺痛、痒、流泪、眼皮水肿、视力不稳定等情形,应立即停戴镜片并回诊,在确认状况正常后方可继续配戴。
来源:风向新闻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