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2年8月30日】(本台记者楚云珒综合报导)
中国大陆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反复,导致经济一蹶不振,就连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浙江横店也变得冷冷清清。据陆媒报导,今年是疫情以来,横店最冷清的一年,普通群演以前每个月能接二三十场戏,现在每个月只能接四五场戏,还需要抢才有戏演。大量群演没有工作只能在桥洞里过夜,横店附近的几个桥洞都住满了。
据三联生活周刊近日报导,在横店做群演已经5年的32岁王兵透露,2022年是中共病毒疫情以来,横店受影响最大的一年,虽然他有四五十个“抢戏”的微信群,每个群一二百人,但“有的一整天没动静,有也只要个位数,就得靠抢。”
王兵形容说,“我能接到的戏,从一个月二三十场锐减到四五场,根本不够吃饭。 最长的时候,甚至整整一周都没抢到过戏。而疫情前,我每天都有戏可跑,最多一天接三场,从头天凌晨三四点,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现在抢戏就跟‘双十一’抢货一样,要拼手速和网速”。
浙江省横店影视城大约有20万临时演员,2022年4月影视城所在地金华市爆发中共病毒疫情,横店也收紧防疫政策,禁止多人聚集,许多大型剧组撤离,导致群演接不到戏。
王兵称,以前很多古装戏需要在太阳底下暴晒很长时间,片场甚至有人中暑晕倒。一般情况下,横店普通群演的标准工资是10小时到手108元,夏天能提高到两三百元。以前有些群演,在烈日下坚持跑戏,一个月能挣小两万块钱,现在基本没这样的机会了。而王兵以前都不愿意接这类戏,但现在也只能接。
王兵坦言,他还不是最惨的,“去年开始,我就注意到,横店有些群演只能住桥洞了。尤其是今年,这样的流浪汉明显增多 。具体数字我不知道,反正附近几个桥洞都住满了。我也跟他们接触过,有人是有正规演员证的,但长期接不到戏,交不起房租,就被房东赶出来了。平时就靠捡瓶子生活。捡瓶子也卖不到多少钱,我都看到有人在垃圾桶里找吃的”。
前景演员:已经转行自媒体
33岁的文子是前景演员。在横店,群演大致分三类。一是普通群演;二是前景演员,就是身高形象稍微好点的群演;三是特约演员,特演都有台词,有一些明确的硬性条件,包括形象、技能和演技经验等。
文子称,以前月接戏25场,但最近两个月才不到十场。他在横店的朋友,现在有的改了行,有的回了家。
目前文子开始自己制作短视频,希望能把自媒体当主业,但基本还没什么收入。
特约演员:靠书法和骑马技能才能接戏
特约演员苏苏是一名特约演员,今年23岁。苏苏本科毕业后,想考中戏的研究生,没考上,于是就到了横店。她常常饰演丫鬟、宫女和侍女的角色,现在也面临失业危机。苏苏直言,现在每个月接戏时间只有十天左右,对未来很迷茫,演员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不知道自己还能在横店待多久。
苏苏称,他会书法和骑马,有时也能靠这找点活儿。当毛笔手替,一般一次800,有时候1000,演员公会再扣掉10%。
横店骑马的女孩不多,苏苏不但能给主角当替身,有时还女扮男装充当马队中的男生。“但我最近连马替的活儿也没接到了,因为剧组少了,很多剧组又缩减开销,马队的人只能打价格战, 出租一匹马,还附赠训马师,看马、训马,不露脸的替身都做了”,苏苏说道。
另据搜狐新闻报导,除群演大量转行事业外,横店最直观的变化是剧组变少,去年5月17日-24日间,横店有三十多个在拍剧组,而今年同期只有17个,而且没有大IP,都是网络剧或只拍一两个月的小剧组。
相对于群众演员转行,多家影视行业则开始节约成本。去年末各大视频平台的裁员潮凸显平台资金已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大量小型项目被毙,一个月只通过几个大项目成为了常态。
2022年4月,腾讯视频开了以“降本增效”为主题的早春业务分享会,针对自制剧和定制剧相关的十多个工种进行了“限价”。
据“影视毒舌”公众号透露,该分享会上明确了“导演、编剧单集报价最高30万,一线演员最高片酬约为2500万,顶级大剧宣传费用约300万”。
责任编辑:林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