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踏草坪,隨地亂扔垃圾、百年歷史文物古迹遭攀爬踩踏)
近日,大陸遊客舉止不文明的報導越來越多。繼台灣虐牛事件、泰國搶蝦事件之後,近日在大陸又有網民爆料稱,賞櫻花時,一男子用腳踢櫻花樹以製造櫻花雨,另有大媽踩5寸高跟鞋攀上一棵櫻花樹。
近期中國遊客不文明現象屢見報導
春暖花開,大陸各處櫻花正盛,枝上粉緋令人賞心悅目。但賞櫻的遊客中,又發現不少自私自利的現象。有網民上傳照片顯示,一名身穿風衣、背著書包的男 子為了製造櫻花雨的浪漫情境拍照,竟然用腳猛踢櫻花樹,大量櫻花花瓣灑落,男子在灑落的花瓣中微笑。不少市民對此非常憤怒,紛紛拍照發朋友圈。
為製造“櫻花雨”不惜腳踹櫻花樹的男子。(網絡圖片)
此外,也有網民拍到一名紅衣大媽,腳踩桃紅色5寸高跟鞋,滿臉歡笑地爬上櫻花樹,樹下遊客對之側目。照片曝光後,有網民擔心“樹枝不能承受如此碩大的身 材”;另有網民說:“算不錯了,沒把樹枝都折斷拿回家已經很仁慈了,中國遊客大家都懂的。”“真服了”“櫻花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蹂躪的!”
爬樹照相的大媽。(網絡圖片)
中國遊客泰國搶大蝦事件
近日,網上熱傳一則中國遊客吃自助餐的視頻,引發各大媒體熱議。視頻中,在泰國一家自助餐廳,一大群中國遊客在瘋狂搶蝦,盤子當成鏟子使,部分遊客 還一次“搶”走2到3盤大蝦。當時哄搶大蝦的中國遊客,擠成一團,甚至不惜罵架動手,場面一度非常混亂。此行徑嚇壞了旁邊人,並被在場的泰國人拍攝下來, 放在臉書上,引來大陸網民的熱議。
近日,中國遊客在泰國自助餐廳搶吃大蝦的視頻,震驚泰國人和中國人。圖為中國遊客搶吃大蝦現場。(網絡圖片)
雖然隨後那家當事泰國餐廳發表公告,表示此視頻上的事件是兩年前發生的,最近沒有類似事件發生,但網上的評論還是不斷。
一篇《中國人,你什麼時候才能不搶?》的網文,針對此事件評論道:“有錢了,腰板也硬了起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聲喧嘩,插隊,不守時,領着孩 子當街如廁,外國人在享受着我們一擲千金的同時,也得忍受着我們擁有的這些附加物。老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可是很奇怪,我們一邊各種各 樣的炫富,一邊又做着各種腦殘的舉動,人性在這裡扭曲打結。”
諸多不文明行為引民眾憤怒
泰國媒體近期頻繁報導中國遊客在泰國的不文明“誇張形象”,引起當地民眾的不滿。
3月15日泰國網絡媒體曝光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女遊客在清邁著名旅遊客景點塔佩門倒立拍照,雙腳朝天並露出內衣,泰國網民紛紛指責其行為太粗魯,不懂得尊重清邁的古迹。
女遊客倒立照相,露內衣、赤雙腳,讓泰國民眾斥不尊重古迹。(網絡圖片)
2月22日網絡曝出一段拍攝自清邁雙龍寺的視頻,一名中國遊客用腳踢寺廟兩側懸掛着的銅鐘。雙龍寺是1383年蘭那王朝古納國王督造的,這些銅鐘在 泰國人心目中崇高而又尊貴。泰國民眾會以手擊鐘做祈福,而在泰國人眼中,腳是最低賤的,此視頻中男人無禮的行為引來泰國網民批評,認為寧可減少觀光收入也 不要這些觀光客到訪。
2月5日,泰國亞洲大眾傳媒發布微博稱,中國遊客在使用洗手間時,有人在小便池內大便,還有遊客將洗手間內的手紙大量帶出,甚至有女遊客將有血污的衛生巾貼到廁所隔板上。中國遊客的諸多不文明行為惹火了白廟的主人,白廟在2月3日上午半天禁止中國遊客入內。
不僅是泰國,最近台灣牧場一大陸男子用石塊砸牛事件也曾引發議論。
3月6日媒體曝光大陸遊客在台灣花蓮瑞穗牧場的一段視頻。該視頻顯示,遊客聚集在牧場周圍觀賞牛隻,只見一穿黑色上衣的男子竟無視“請勿攀爬欄杆”的告示牌,翻過欄杆,走進放牧區閑逛,遊人紛紛側目,男子絲毫不以為意,走向朋友繼續嬉鬧。
隨後該名男子,又撿起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擺出丟球姿勢,把石塊直接丟向牛群,身邊的友人,不僅拿着自拍棒,拍攝過程,而且還在旁邊鬨笑。
視頻中一男子拿起拳頭大的石塊砸向牛群,離譜行徑令人側目。(視頻截圖)
該視頻遭到大陸和台灣兩地網民的狂轟,皆認為該男子行為過分,竟然以向牛群砸石頭取樂,紛紛留言批評:“真沒品,丟臉”、“他不認得乳牛以為是鬥牛”“還好我不在現場,不然我應該會丟他”。
而大陸雲南孔雀被嚇死事件同樣讓網民憤怒。
今年2月12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內一隻美麗的雄孔雀因被部分遊客強抱拍照、拔毛,過度受到驚嚇而死。網民在網上發了4張圖片,顯示當時遊客“虐待” 孔雀的情景。“我見着一家人,從大人到小孩都在追着孔雀拔毛,並強行抱着孔雀拍照,真是讓人太氣憤啦!”後經動物園方確認,1隻5歲大的孔雀因受驚嚇而 死。
遊客強行抱孔雀拍照。(網絡圖片)
曾經的禮儀之邦在哪?
中華古國曾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就制禮作樂,後來經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儀禮》、《周禮》、《禮記》等禮樂文化的經典被先後列入學官,成為古代文人必讀之書。
古人認為,人的慾望導致了人在名利情的誘惑下會產生好惡之心,如果人不能學會節制自己,隨着自己的好惡之心放縱自己,就會“滅天理而窮人慾”,最終就是“大亂之道”。所以周公制禮目的是要節制人心。
網絡作家鴻明的博文《從“禮儀之邦”到“中國人素質差”》說道,人與人之間由於天生和後天的各種原因,存在着觀念和習慣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如果沒有 彼此的尊重,就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大的則會導致社會的動蕩。“禮”規定了人與人之間,不同的人群之間,以及國與國之間交往的行為準則,體現了中 國文化中對不同個體的尊重。
“禮”對人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禮”存在於無形之中,但卻是人們能夠和平共處,互敬互讓的根源,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 樂政刑”,“禮”排第一位,而“刑”(法律)排最後,因為禮的作用是以改變人心的方式防止罪惡的發生,而“刑”的作用是罪惡發生之後以懲治的方式引導人回 到正路上來。
中國傳統禮儀從小教育。(網絡圖片)
他在文章中寫道:“很多人都在說,中國人素質差。我常常為此感到心中痛楚。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都被稱作‘禮儀之邦’,是周圍各民族的典範,自古以來,多少民族專門到中國來學禮。今日日本、韓國人的禮節為人所稱道,卻很少人想到,其實這都是傳自中國的文化。”
中共用暴力改變了中國人的禮儀標準
《九評共產黨》中描述:“在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達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華國力鼎盛的時期,科學也因此在世界上獨領風騷。當時歐洲、中東、日本等地 都派人去長安學習,周邊國家則以中國為宗主國,萬國來朝,重譯款塞。秦朝以後,中國常常被少數民族佔領,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數民族割據的朝代,但 是他們幾乎都被漢化,這不能不說是傳統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說:‘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而中共從奪取政權後,便開始系統的破壞中國的傳統文化。最典型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從器物層面毀滅中國的文物、古迹、字畫、古玩、典籍等,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節慶、禮儀、娛樂、衣食住行等。
大家都認為乾淨好,可中共宣傳“滾一身泥巴,磨一手老繭”,“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這樣的人思想才是紅的,才可以上大學、入黨、陞官,做共產黨的紅色接班人。
有人撰文回憶“文革”期間,人們對美的追求被中共用暴力摧毀,從此也摧毀了中國人衡量美醜的標準。他回憶道:“理髮店燙髮的女人,全被紅衛兵勒令剪 成短髮,有的乾脆被剃成光頭,一個個用毛巾包着腦袋,垂淚而去。街上到處是紅衛兵、婦女穿的衣裙花梢一些,被當眾撕破,腳下穿高跟鞋,被立刻脫下將後跟敲 掉。擦脂抹粉的婦女被當街攔住,用墨汁、污泥塗滿頭臉。她們羞愧悲憤,但服服帖帖。”
有評論認為,當純正的中國禮教被中共稱為“封建禮教”而痛加打擊的時候,被毀掉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社會根基。當人與人之間人性的關愛被無產階級的“革命性”所取代的時候,中共改變了中國人的禮儀和善惡標準。
責任編輯:林銳
轉載自《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