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1年12月8日】(本台记者楚云珒综合报导)美东时间12月6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鉴于正在新疆发生的种族屠杀和反人类罪行,美国将不向2022北京冬奥会派遣任何官方代表。这意味着美国正式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五眼联盟中的新西兰已经表示,当局10月份就已决定不派外交官员出席明年2月4日开幕的北京冬奥。其他的美国盟国仍在考虑之中。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对此表示,这可能是中共政权走向衰亡的里程碑。
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仅剩不到2个月,各国政要从未就一次奥运会如此纠结。据人权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共在新疆兴建大量“再教育营”来迫害少数民族及异议人士,涉及种族灭绝及反人类罪行;香港民主自由及一国两制在中共的严酷手段下荡然无存;中国女网名将彭帅指控中共前副总理张高丽性侵后失踪,如今仍不能自由发声,所有的互动都是由中共官方代言,事件越闹越大,迅速成为全球热点。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抵制北京冬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该不该去北京冬奥?成为各国领导人的一个难题。各国都将目光瞄准美国,结果美国打响了第一枪,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外交抵制的意思就是美国将不会派遣任何外交或官方政府代表出席冬奥。传统上,奥运主办国是全球注目的焦点,外国领袖或官员经常到访。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就曾出席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为美国队加油。
外媒认为,外交抵制应可缓解拜登在国内承受的压力,也不会惩罚到美国运动员,或是彻底破坏已经很脆弱的中美关系。
所以外交抵制是一种冷落,但痛感远不及美国一些知名国会议员和人权团体提倡的彻底抵制,也就是禁止选手、教练、随队官员参加奥运。
美国盟友会跟进吗?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白宫发出声明后表示,美方已向盟国征询,提出对北京冬奥采取“共同做法”。
在“五眼联盟”当中,加拿大表示“对于令人忧虑的中国违反人权报告仍深感不安”,加国已知悉美方的决定,将持续与伙伴及盟国讨论此事。
澳洲也回应,仍在考虑是否要对北京冬奥采取措施。英国司法大臣拉布(Dominic Raab) 7日说,政府将考虑是否加入外交抵制北京冬奥,“前有人问我会不会出席,我不会去,届时我们会思考随队出席官员的层级”;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发言人也表示,英国尚未决定采取何种立场。
新西兰副总理罗伯森(Grant Robertson)12月7日向新西兰电视台TVNZ宣称,当局10月份就已决定不派外交官员出席明年2月4日开幕的北京冬奥,但原因主要是考量疫情。不过他也表示,新西兰曾在多个场合向中方表达在人权议题上的疑虑。
除五眼联盟外,日本也表示仍在商讨;首相岸田文雄向媒体表示,会“持续考虑奥运会的意义,以及我们的外交关系”。
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绿党(Greens)以及自由民主党(FDP)7日签署联合执政协议,即将接掌总理的萧兹(Olaf Scholz)拒绝回答是否杯葛北京冬奥的提问。
路透社引述意大利政府消息人士7日说法报导,意大利不考虑加入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行列。意大利米兰预计主办2026年冬奥。
美国开抵制冬奥第一枪 美国民主峰会后各国态度更关键
针对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的事件,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在脸书发帖称,拜登政府决定对东奥外交抵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极可能对今后国际格局及中国国内形势有深远影响,“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这一次,美国是针对习近平最看重的‘面子’去的,非常可能使习近平恼羞成怒。今后,可能对台有一些对美国的报复行动,但是现今中国底牌并不多,其报复行动能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多大伤害。有待观察。”
矢板明夫指出,12月9日展开的民主峰会,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站队表态的大会,有多少国家跟随美国参与抵制,值得观察,而可能有一些国家不愿和中国撕破脸,表面上以防疫为理由缩小代表团规模,不派政要和官员,也是实质上的外交抵制。
中共政权走向衰亡的里程碑?
矢板明夫点出,冬奥会不同于夏天的奥运会,是民主国家的主场,国际上追随中国的非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国,由于地理位置,大多没有冰雪,即使参加也不会成为主角。习近平举办冬奥,主要目的就是在中共二十大之前增加个人威信、宣扬国威,但各国政要若集体缺席,势必让中共灰头土脸,大失颜面,“可谓是,搬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矢板明夫称,现今的北京,民众对于这种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厌恶,这次又成为国际社会上的过街老鼠,“回顾历史,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崛起的一个象征。2022年的北京奥运会,会不会成为中共政权走向衰亡的里程碑呢?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林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