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2023年9月21日】(本台記者凌浩綜合編譯) 美國國際戰略專家格雷戈里•科普利(Gregory Copley)周二(9月19日)在英文《大紀元》撰文說,習近平面臨的種種政治、經濟問題可能使其地位難保,他可能會以“攻打台灣”來轉移國內的壓力。他說,無論習近平能否度過現在的難關、保住地位,其前景都不樂觀。
科普利的文章翻譯如下:
有足夠的理由猜測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面臨的政治困難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但是,如果他成功地處理了這些威脅,會發生什麼?
過去十年,中國擁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這已經被重新解釋:中國現在正處於嚴重的經濟衰退中,而實際情況從來沒有像統計數據所聲稱的那樣好。但是,習近平和中共仍然擁有大量資源可使用,專家認為,習近平將積極地利用這些資源,甚至可能是拚命地維護他的地位。
越來越多的人猜測,任何一種大規模的經濟、社會和安全危機的組合都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迫使習近平下台。他在儲備食品、能源和武器,但似乎都不夠。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習近平會接受降職。相反,他認為自己有保住地位的能力。
即使如此,很多中國民眾正失去他們曾有的改善生活、儲蓄和工作的希望,正在變得不安。民眾和一部分似乎有不滿的軍人可能成為“不可抗拒的力量”,限制或推翻習近平。
這些壓力可能刺激習近平採取一些戰略性行動,以分散民眾和他的政治和軍事對手的注意力。習近平近年清洗其競爭對手似乎無法保證他真正的權威和安全。
但是,如果習近平倖存下來,仍是中共總書記,那將對中國、周邊地區和全球戰略平衡意味着什麼?
習近平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他的地位受到威脅。他和他的派系一直在努力展示信心和威嚇性的“戰狼”言論,以直接回應對其的威脅。
台灣:習近平的“終極分心”目標
最大的問題是,習近平是否能夠成功地發動對中華民國——台灣的軍事攻擊,最終結束中國內戰並結束中華民國作為中國政府直接繼承者的合法性。
即使他能夠讓大部分解放軍超越對台灣的威懾性演習,而進入實際的軍事行動,這是否能夠(1)保證軍事行動成功;(2)引發日本、美國和其他盟友(包括整個四方聯盟)對台灣的承諾支持;(3)觸發反對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的國內叛亂;或(4)引發中華民國的成功軍事報復,包括摧毀三峽大壩,從而有可能將北京和上海從地圖上抹去?
關鍵問題是,習近平的“終極分心”——直接對台灣發動戰爭的豪言——充滿了不確定性,並可能觸發印度在青藏高原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這對於控制中國最寶貴的資源——水——至關重要。
我們知道,習近平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以及其他應急情況。他在青藏高原和越南邊境增加了額外的軍事資源,並試圖通過威脅佔據莫斯科通往太平洋的關鍵地區,迫使俄羅斯支持他。
有理由相信,習近平一直在考慮替代手段擊敗台灣和讓中華民國最終走向歷史。選項包括消除台灣在全球芯片行業中的全球主導地位,以對美國和其他西方經濟體進行戰略打擊。台積電在芯片代工製造方面佔全球市場的55%,幾乎所有的先進處理器都是由它生產的。
這使得台積電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可能比“華爾街”更為重要。美國知道這一點,它是最有價值的商業實體。
然而,到2023年7月,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先進工廠,其開始大規模生產半導體的時間被推遲到2025年之後,因為美國無法提供足夠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來建廠。這是由於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減少熟練工人教育的結果。因此,計劃於2026年開始生產3納米芯片的第二個亞利桑那州工廠也可能會延遲。
這是否意味着習近平必須考慮他有限的時間窗口,在美國的台積電工廠運作之前以某種方式破壞台積電設施,從而削弱整個西方工業和商業?他如果這樣做,怎樣才能做到而又不引發更廣泛的軍事對抗?
在東南亞和印度,中共間接或公開地騷擾工廠運作。然而,台積電是一個重要目標,難以通過一般顛覆手段達到。
但僅僅削弱西方經濟——就像把COVID-19和對大流行病的恐懼武器化一樣——仍然無法讓大陸中國人從習近平的毛主義政策造成的經濟困難中分心。習近平需要一個引人注目的姿態,或者更具體地說,需要確保能鎮壓中國社會的異見分子和軍隊內部的反對派。
2022年至2023年困擾中國大陸的自然和人為災害引發了如此多的不滿和每日的大規模抗議,讓中共安全部門難以應對。而飢餓只是剛剛開始。即便如此,習近平到目前為止還存活了下來。他的處境可能相當於一個沒有降落傘的人從飛機上跳下來,在中途說:“到目前為止,還不錯。”
如果習近平倖存下來 會發生什麼?
但是,假設習近平能夠度過新毛主義所造成的衰退,這種衰退主要是由於外貿萎縮、糧食生產不足以及污染和水資源不足所導致的,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無論習近平是否發動戰爭,中國在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可能經濟衰退到無法在全球經濟中發揮實質作用的地步。換句話說,無論西方做什麼,中國經濟崩潰的負面影響都將在全球範圍內和中國國內感受到。習近平顯然已經為毛澤東式的情形做好了準備,這基本上是統治一個內部爭吵不休的社會,以轉移注意力,從而分散大規模飢餓和貧困所帶來的不穩定。
如果習近平倖存下來,他仍將控制社會的資源和福利,這將使北京擁有繼毛澤東時代之後更大的全球核威懾能力。但是,這並不會給他帶來國際戰爭的勝利。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將變得更不具有全球交易性,中國的影響力將恢復到類似於毛澤東時代的水平,例如中國對非洲的單個國家(津巴布韋)才有影響力。但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將復興為北京的大敵,莫斯科將試圖在遠東鞏固自己的地位,恢復對朝鮮的支配等。
一個貧困的中國將嘗試利用其永久的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獲益。但實際上,由於俄烏戰爭導致的新冷戰而引起世界兩極化,標誌着聯合國任何有意義的角色都將終結。二戰後“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將結束。但美國作為最大的倖存經濟體,將主導一個新版本的“世界秩序”,這個世界體系由更多樣化的國家組成,且遠不如以前受到監管。
習近平將嘗試在關鍵領域(微處理器、太空優勢和人工智能)中加大研究和開發,實現經濟和戰略影響力。然而,他現在必須通過他唯一信任的資源——國有企業。但是,在為了政治安全而專註於國有企業的同時,他削弱了私營部門的創新能力。即便如此,中國仍將保持一些技術的先進,甚至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實力,儘管在社會層面上貧困和缺乏食品。
這對世界來說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但對中國人民來說,卻是最糟糕的結果之一。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長期內戰未得到解決,台灣可能會逐漸恢復其曾經享有的國際認可。
然而,在共產黨的威脅崩潰之後,世界將經歷一段重大經濟動蕩期,經濟和戰略力量的重點將轉移到其他地方。轉到哪裡?
首先,俄羅斯和印度將以新的方式獲得戰略影響力。歐洲沒有很大的意願要成為一個統一的鬆散國家。但是,小的勢力範圍會重新出現,如土耳其、塞爾維亞和意大利等國家。東南亞也將有顯著的地區繁榮。其他國家可能會復蘇,但它們的全球影響力將有限。英國從歐盟難以解決的困境中解放出來,已經開始恢復其全球影響力。
其次,在後共產中國的世界,將看到澳、英、美三國成為創造下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的關鍵力量:美國和平的繼任者。
黑暗的前景
如果習近平能夠度過目前的挑戰,他的前景仍然黑暗。他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多久還有待商榷,但對中國的破壞可能與殺害數千萬中國人的毛主義一樣巨大。
下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習近平未能倖存並被中國人民和中共軍隊推翻,那麼中國會發生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否在體系完全崩潰之前採取措施將習近平拋棄?解放軍會在幕後掌控,將他和“黨”作為傀儡?解放軍會成為一個武力割據的軍閥力量,預示着中國地理的再次分裂?
正如習近平試圖通過擴大中共對南海的主張、并吞台灣和東海等其他領土,或將俄羅斯遠東的大部分重新納入中國,可以合理地假設,即將到來的變化將不是北京所制定的邊界。這些可能包括對青藏高原控制權的變化,中亞國家對中國的反擊,例如新疆的一部分可能恢復成為突厥汗國,等等。
(原文鏈結:https://www.theepochtimes.com/opinion/what-if-xi-jinping-survives-the-present-challenges-in-china-5489952)
責任編輯:張莉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