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11月18日】(本台记者杨正综合报导) 「拜习会」在美中元首发表开场发言后,以闭门讨论方式进行。11月17日,美媒透露了更多此次会谈的消息。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17日援引不愿公开谈论会谈内容的美国政府官员透露,在会晤期间,习近平抱怨美国将中共描绘成恶棍对其造成的损害。对于美国遏制中国使用速度最快的电脑芯片,习近平表达了最长、最强烈的抗议。拜登回应说,这种电脑芯片将有助于中共军方。这是双方的一个根本分歧——被习近平视为经济扼杀的问题,在拜登看来属于国家安全范畴。
报道说,不过,拜登的语气一直很有分寸,有时还很友好,他回忆起过去与习近平在中国、美国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峰会上的行程。随后,习近平在和美国商界的晚宴上,对他向CEO们的演讲进行了微调,回忆起中美关系中更快乐的时刻。
报道引述出席晚宴的前美国贸易代表、花旗集团高管迈克尔·弗罗曼说:“我确实觉得,这像是一场七年或十年前的接触时代发表的演讲,就好像‘战狼外交’的时代从未发生过,过去几年的一些事件也没有发生过。”
弗罗曼最近成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
《纽时》认为,这次访问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似乎放弃了“战狼”的基调——这种基调原本是其所鼓励的。
此次会晤,双方都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氛围。拜登手机里准备了习近平年轻时在金门大桥上的照片,还预祝习近平的妻子彭丽媛生日快乐,两人还像普通的爱车人士一样聊起了车。
习近平则表示要将大熊猫送回美国,中共官媒也热衷播放两人在庄园漫步闲谈的画面。
但笔名“江枫”的上海政治学者在美国之音撰文指,没有比这更糟糕的谈判。
文章说,可以想象,在这次峰会后,美中关系肯定会得到暂时缓和,或许时间之长堪称战略性缓和,却可能是最糟糕的缓和,难以消除双方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由此对美中关系乃至世界秩序的未来蒙上持久的阴影。
文章认为,从冷战经验视之,这次元首间的历史谈判可谓彻底失败:谈判暴露了双方不可弥合的错位立场,加剧了双方的互不信任,也强化了双方各自对未来“不可避免一战”的认知。
例如,无论从中国传统外交还是美国谈判策略来说,建立领导人之间的信任都是外交谈判的重点,但是此次峰会,人们看到的却是美中领导人之间根本的互不信任。在美中元首举行会晤前的一刻,美国ABC记者王诗琳(Selina Wang)高声询问中共领导人是否信任拜登,没有得到回应;在会晤结束后的单方记者会上,拜登总统对类似问题则答以“信任但要核实”。
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习近平矢口否认存在2027或者2035攻台计划,文章指出,相较中共如火如荼的“军事斗争准备”和频繁的涉台军事演习,如此表态无疑抹杀了所谓坦诚布公的对话气氛和一年来所有的精心准备,也将美中领导人之间或许尚存的最后一点儿个人信任彻底清零。
文章总结说,加深的互不信任是费罗丽庄园美中会谈的基调。
拜登在会谈次日,在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向企业高管发表演讲时说:“我们与北京存在真正的分歧,我们将继续凭借明智的政策和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来处理这些分歧。”
责任编辑:林莉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