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2023年5月26日】(本台記者凌浩綜合編譯) 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周三(5月24日)在英文《大紀元》撰文說,根據知名調查公司的數據,由於中共的胡作非為,世界大多數地區現在對中國的看法都很負面,與20年前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正在失去朋友和仰慕者,特別是在亞洲。
埃茲拉蒂的文章翻譯如下:
在世界其他大多數人眼中,尤其是在其他亞洲人眼中,中國正在衰落。這是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進行的一項大規模全球調查得出的重要結論。
皮尤研究中心就全球對中國的一系列看法的調查清楚地表明,亞洲人,尤其是美國人,以及在較小程度上,歐洲人,在與中共打交道時變得越來越謹慎。儘管皮尤研究的最新數據源自2019年,且最近的更新也不夠完整,但其數據強烈顯示中共國際形象的惡化趨勢在最近幾年仍在繼續。
儘管對中國有這些負面看法,但調查並未發現任何反華的偏見或敵意。這從全球範圍內希望中國繁榮昌盛的普遍願望中顯而易見。無論皮尤研究中心走到哪裡,世界各地的人們總體上都相信中國的發展是一個“好事”,這是用調查的術語來說的。即使在亞洲,大多數受訪者也歡迎中國的經濟發展。
以澳大利亞為例,儘管北京和堪培拉之間的關係有時會變得緊張,但仍有約65%的受訪者歡迎中國的繁榮,只有30%的受訪者表示不歡迎。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傾向性較小,但也普遍歡迎中國的增長。唯一的例外是印度。在那裡,只有2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發展是一件“好事”,而61%的受訪者認為這對他們、他們的國家以及整個世界都是不利的。考慮到印度和中共軍隊時常發生激烈的邊界爭端,印度人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當問題從一般看法轉向與中共接觸的具體細節時,態度就發生了變化。當皮尤研究中心詢問中國在他們國家的投資是“好”還是“壞”時,至少在亞洲的百分比發生了翻轉。例如,約66%的澳大利亞人抵制中國投資,而只有30%的人接受。這完全反映了澳大利亞對中國經濟成功的總體態度。日本的變化更為劇烈。在那裡,只有16%的受訪者歡迎中國投資,而75%的人拒絕。與皮尤更籠統的問題相比,亞洲其他地區的態度更為溫和,但仍表現出不那麼積極的態度。當被問及有關中國增長的一般性問題時,世界其他地區比澳大利亞人和亞洲人更正面,但也不是那麼熱情。
奇怪的是,鑒於大多數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好處持積極態度,世界上大多數人普遍對中國表現出負面情緒。這些負面觀點與中國文化或中國人無關。這不是皮尤問的問題。負面情緒是關於中共國目前的組織形式。拉丁美洲的批評最少。其受訪者的評分大致持平,一半告訴皮尤,他們總體上對中國持積極態度,另一半告訴皮尤他們持消極態度。
然而,在美國和加拿大,對中國的正面看法下降到大約26%,與印度的水平差不多。歐洲——包括東歐和西歐——稍微正面一些,平均約為35%。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數據與歐洲相似。除了可以理解的俄羅斯71%的強勢支持外,最積極的看法是在非洲和中東,大約有60-70%的人表示支持。
皮尤研究中心最引人注目的發現,是世界對中國的態度隨着時間而變化。似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專制和北京的經濟、外交和軍事霸凌已經讓原本熱情的世界轉向了對中國的敵意。
亞洲的轉變最大,這並不奇怪,因為這是中共最活躍的地方。例如,在日本,正面的百分比從20年前的55%下降了大約41個百分點,到今天的14%。韓國的正面率已從大約20年前的約66%下降至32%,下降了34個百分點。印度尼西亞從20年前的73%下降了37個百分點,目前僅為36%。菲律賓則下降了21個百分點,從63%下降到目前的42%。
儘管皮尤的調查工作可以追溯到瘟疫大流行之前,更新後的數據雖然不如最初調查的那麼完整,但仍顯示出人們對北京的持續不信任。這種進一步惡化的看法當然是有道理的。對COVID-19起源的懷疑損害了中國的聲望,因為在大流行期間和之後,中共表明自己是一個比以前想象的更不可靠的貿易夥伴。
北京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和“一帶一路”參與者的高壓態度,以及使用武力恐嚇鄰國,都無助於提升自己的形象。北京把貿易武器化無疑更進一步損害了其形象。例如,其威脅要切斷給日本的稀土供應;僅僅因為堪培拉質疑COVID-19的起源,就封鎖澳大利亞商品;並封鎖韓國商品,因為從美國購買武器。
這不是一幅美麗的圖景,無疑讓北京領導層感到不安。
(原文鏈結:https://www.theepochtimes.com/chinas-waning-global-prestige_5281880.html)
責任編輯:張莉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