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4月19日】(本台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日前,中共财政部发布了2023年养老金调剂情况,有14个省出现养老金预算赤字,养老金缺口高达2440.44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辽宁缺口844.31亿元居榜首,其次是黑龙江省缺口829.32亿元,居第二名,东三省合计养老金缺口高达1892亿元。
经济的萧条和人口的持续减少是导致养老金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中国已进入重度老龄化时代
日前「搜狐」报导,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60后、70后退休。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将超过30%,中国已进入重度老龄化时代。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自1960年代以来的首次减少,比2021年减少了85万人。这一时间点比IMF、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预期的都要早。「搜狐」报导称,人口减少的速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会在某个时间窗口形成「火山爆发前的累积和集中释放」。
这也意味着,以现行的养老金体系来看,未来将面临更大的难题。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有退休人员1.3亿人,但有8000万人退休金低于每月2600元,高于4000元的地区,只有西藏、北京、上海和青海。而大多数农村地区,平均养老金只有190元,生活很艰难。
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亿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亿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而农村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且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占一半,分别约1.34亿以及1亿。
今年71岁的黑龙江佳木斯居民王占凌对BBC表示,尽管他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10年了,但他每日仍要工作10个小时,每月100元不到的养老金,让他不得不打零工维持生计。
为了增加人口,中国多地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包括东北沈阳和哈尔滨。
4月11日,沈阳市和哈尔滨都发布了育儿补贴发放办法。
沈阳只给予第三个孩子补贴,每月只有500元。哈尔滨对二孩家庭,每月补贴500元,三孩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
今年32岁的马海洋在哈尔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月收入约5000元。他告诉BBC说,除非自己变成百万富翁,否则不会要孩子。「假如我结婚了,生一个孩子,我付出50%的精力,我父母得付出80%。金钱也是。」
经济萧条
根据中国百货商超概念股企业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超七成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除业绩下跌外,关停、闭店也已成为中国百货商超近来的常态。
江苏苏州号称世界第一工业城市,其工业总产值 4 兆人民币。但是今年 1 、2 月份,苏州的工业总产值降了 11%,用电量降了 7%,外贸出口降了 19%。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最好的苏州都是这样一个局面,那要是差一点的地方,只会比它更惨。
陆媒「第一财经」15日报导,工人走后,河南郑州豫康新城的郑州富士康宿舍区商业步行街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人,两边的店铺也几乎都是闭门停业状态,有的干脆挂出了出租、转让的信息。这个原本寸土寸金的富士康员工生活集居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第一财经已经删除了这篇文章。
养老金财政赤字最严重的东三省是「铁锈」地区,这里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但上世纪90年代,一场市场改革改变了这里的命运,企业倒闭、大批工人下岗、经济崩跌。年轻人纷纷涌向南方寻找工作机会。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了600万,留下的人不足以为当地政府的养老金提供支持,当地政府减少了养老金预算。
中科院2019年曾预计,中国养老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养老金)在2028年之后将收不抵支,将于2035年耗尽。目前已有14个省出现养老金财政赤字,其中黑龙江的养老金赤字大概占其GDP的2.4%,为全国之最。
但是,老龄化问题持续严重,新生儿出生率持续走低,一场经济和人口危机正在来临。
责任编辑:林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