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3年9月26日】(本台记者郑欣综合报导)
国安法下压力空前 港自由度评分频下跌
继日前跌落全球经济自由度榜首后,香港在最新的全球学术自由排名中再次大幅下滑。报告分析指,北京在2020年订立的港区国安法,为香港学术自由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民主议题研究机构V-Dem Institute日前公布2022年全球学术自由排名。排名以研究及教学自由、学术交流及传播自由、校方自主性、校园诚信,以及学术和文化表达自由5个指标厘定学术自由指数,1分为满分,再以每0.2分去划分一个等级,建立出A到E共5个等级。
2022年香港学术自由指数仅为0.23分,跌入D级,较2012年0.71分大幅下降,在179个国家或地区排名第152名,亦成为被报告点名倒退的地区。按照以往同类报告的分析,D及E级存在广泛侵犯学术自由的情况(extensive violations of academic freedom occur in practice)。
而在华人为主的国家或地区中,台湾表现最佳有0.84分,属于A级;新加坡其次有0.51分,属于C级;中国则只有0.07分,属于E级。
报告认为,北京于2020年夏季订立《国安法》,对香港的学术自由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a National Security Law enacted in Beijing in the summer of 2020 has put unprecedented pressure on academic freedom in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前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25日在《明报》发表标题为《香港的品牌困惑》的文章。
文中指,近年经历政治动荡和《国安法》的实施后,香港目前的形象困惑模糊,让部份外国人怀疑香港仍是否如从前一样自由的城市或市场,是否日渐受政治控制令多元包容收缩。
文中表示,虽然其它国家亦有国家安全法,但外国政府「鲜让这些处理极端情况的法律,笼罩日常讨论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致易产生惊弓之鸟」。张炳良呼吁当局在「天天唱好」之余,亦须正视外围观感。
此外,纽约时报中文网日前也撰文指,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一国两制」,然而2019年大规模抗议活动后,北京于2020年对香港实施了国家安全法,破坏了这种自治权。
与此同时,政治上发生的变化加剧了北京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加深了地缘政治分歧。
文中说,港府虽然宣称仍享有高度自治,但香港正变得越来越像中国大陆的其他地方。
总部设在香港的东方资本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德鲁·科利尔表示,「如果说人们曾将香港视为远离大陆政治的安全港,这种看法已经改变了。」
黎智英被囚千日 逾10个国际组织吁英相施压北京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欺诈及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遭关押,将于9月26日踏入1,000天。「保护记者委员会」等多个关注国际新闻自由和人权的组织25日共同呼吁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 (Rishi Sunak,又译辛伟诚) 立即采取果断行动,确保黎智英能够被当局释放。
这份公开信联署者包括:国际特赦组织、促进公民参与组织(CIVICUS)、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CFHK)、保护记者委员会(CPJ)、英国笔会(English PEN)、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等11个民间团体。
公开信指,现在是时候与北京对峙了,因为中共当局并没有履行《中英联合声明》中保障香港自治权的承诺,香港当局也必须承担不尊重《基本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以及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后果。
公开信又指,考虑到黎智英已经75岁以及其健康情况,敦促苏纳克利用所有可用的公开和私人管道明确发声,以促成英国国民黎智英获得释放。又呼吁英国政府还要支持香港人民,包括采取更多的行动及对港府公开声明,要求释放所有因为正常履职却被关押的香港记者。
公开信表示,释放黎智英是维护香港新闻自由的根本性一步。
此外,黎智英的儿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联同黎智英国际律师团队代表日前在英国出席活动,再次呼吁外界关注黎智英案。
黎崇恩说,父亲今年75岁,快要76岁,很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并批评即将进行的审讯只是一场「表演」,在国安法下想怎样判就怎样判。
而出席活动的「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表示,只要黎智英一天仍被关押,都要继续为他发声,并认为英国不应例行公事,要做更多确保黎智英获释。
彭定康表示,如果民主国家的领袖,尤其是英国不继续为黎智英发声,「那会是很羞耻的事情」。
与警互动15秒 记协主席遭判囚5日
记协主席陈朗升去年9月去旺角麦花臣场采访朗屏邨业主大会期间,被指拒应警员要求出示身份证,遭控一项「阻挠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务人员」(阻差办公)及交替控罪「阻碍公职人员」罪。西九龙法院25日裁定陈朗升阻差办公罪成,判囚5天。
陈朗升25日进入法院前表示,裁决任何事都会发生,唯有平常心去面对。
裁判官梁嘉琪裁决时称,陈朗升得悉截查警员身份后,仍「肆无忌惮」、「不合情理」地不停发问,无适时提供身份证文件予警员查阅,认为他是蓄意,故意阻挠警员执行职务,因此裁定陈朗升阻差办公罪成。
梁嘉琪又称,罚款不足以反映控罪严重性,加上被告未见悔意,以7天监禁为量刑起点,考虑到被告在传媒界的背景和贡献,酌情扣减两天。被告获准以3万元保释上诉 ,不得离开香港并需要交出旅游证件,每周两次向警方报到。
记协同日发声明指,「据法庭供词,陈与警方的互动历时仅15秒,警方证人以陈情绪激动、挥动双手为由,指控其阻差办工,此说法居然获法庭接纳。」再度印证香港新闻自由,在法例上所受的保障已沦为空谈。即使一名记者采访时配合警员要求,并试图行使作为市民的基本权利,仍会被裁定刑事罪行 。
记协认为,警方拘捕一名正进行采访工作、行使基本权利、并尽力配合警方行动的记者,再由法庭定罪,向外界释出香港以法律为名,针对新闻工作者,阻挠新闻采访的强烈讯号。
记协亦表示,主席所面对的裁决和刑罚,显示香港新闻自由并无改善甚至恶化。
陈朗升去年曾到英国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进修。该研究所所长Rasmus K. Nielson获悉陈判监的消息后发声明表示感到遗憾,指陈朗升为牛津大学路透研究所的重要一员,他未来将会为新闻业作出贡献,今天的判刑,提醒所有记者在极权环境下采访所面对的挑战,强调新闻不是罪,亦不应被视为犯罪。
杭州亚运 何诗蓓200米自由泳夺金
在杭州亚运第二日(25日),香港「女飞鱼」何诗蓓在女子200米自由泳项目以1分54秒12的成绩,为香港泳队首夺亚运金牌,并打破亚运纪录。连同50米蛙泳及女子4×100米自接力,何诗蓓已得3面杭州亚运奖牌。
何诗蓓25日早出战初赛以首名晋级。她于决赛起步一直维持领先,初段已领先对手一个身位,在三次转池都保持首位,最终以近两秒优势夺冠。
另一名港队女将欧铠淳在决赛中她游出28秒35得第4名,仅落后0.14秒,与奖牌擦身而过。
何甄陶则参加男子50米自由泳,他在初赛以总成绩第二晋级,决赛则游出21.87秒,夺得一面银牌,与冠军仅差0.15秒。
香港队在昨日(24日)首日赛事共取得2金。其中林新栋及王玮骏为港队夺得本届首面金牌,随后在晚上的男子花剑个人赛中,剑击代表张家朗在男子花剑个人赛夺冠,为港队史上首面亚运剑击金牌。
截至25日晚10时30分,香港队以3金4银7铜,暂列第五名。
责任编辑: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