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4年5月22日】(本台记者唐仲宝综合报导) 连续10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 “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的德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领袖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回忆录《自由》(德语:Freiheit, 英语:Freedom)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担任了16年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在她卸任后,特别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包括在其自己的阵营中,她的对俄、对华政策均受到了严厉的质疑。故这部被外界视为是她政治生涯的深刻回顾与个人经历与思想结晶的回忆录未出版已备受瞩目。

出版商:默克尔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出版商基彭豪尔与维奇(Kiepenheuer & Witsch )周一(20日)宣布。一本由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与她的长期助手兼顾问贝亚特·鲍曼 (Beate Baumann) 共同撰写的《自由》政治回忆录将于今年11月12日出版。
在这部700页的书中,默克尔与她的长期政治顾问贝亚特·鲍曼携手,共同回顾了她作为德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领袖的任期,以及她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统一后德国的生活点滴。
这部将在全球30多个国家出版的回忆录将全面展现默克尔的个人与政治生活,从她在东德的童年和学习经历,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她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书中还将分享她与众多杰出人物的对话心得,以及她对德国、欧洲乃至国际事务重大转折点的独到见解。
出版社表示,这部回忆录为读者提供了 “对权力内部运作的罕见洞察——同时也是对自由理念的坚定捍卫”。正如出版人兼总裁詹妮弗·恩德林(Jennifer Enderlin)所言:“安格拉·默克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在全球民主面临挑战之际,她在书中分享的经验、洞见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更显珍贵。”
报道说,人们常常将默克尔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作比较,这两位女性都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政界占据重要地位,她也因而被称为德国的 “铁娘子”。
默克尔是一位在共产主义东德长大的前科学家,于11月11日成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 2005年12月22日。这位69岁的德国人带领德国度过了一系列危机,包括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和移民危机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中共病毒)大流行。
默克尔在担任德国总理长达16年之久后,于2021年结束了她辉煌的政治生涯。在此之前,她曾担任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长、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长,并长期担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她的政治智慧和坚定信念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她连续10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 “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她被视为西方自由价值观的有力捍卫者和女孩的榜样。
那么自由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卸任后,默克尔曾深情地阐述了 “自由” 对她个人的意义。
她说:这个问题占据了我一生。当然是政治上,因为自由需要民主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法治、没有人权保护。但这个问题也让我在另一个层面上思考。对我来说,自由就是找出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并将自己推向这些极限。对我来说,自由就是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永远不要停滞不前,即使在离开政界之后也要继续前进。
每日电讯报:俄乌战争令默克尔的遗产支离破碎
卸任后的默克尔一直保持低调。她一直置身于政治纷争之外,也远离她所在的中右翼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 (CDU,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的活动。
然而 “树欲静而风不止”。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默克尔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行动后不久发表过简短声明,称这种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之后她的沉默曾令外界 “大跌眼镜”。
就在战争爆发的两个月后,在一段流出的视频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批评北约(NATO)曾在2008年 “隐蔽地拒绝” 了乌克兰加入其行列。泽连斯基表示,这是因为西方一些政治家对俄罗斯的 “荒谬的恐惧”,这些政治家 “认为通过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可以安抚莫斯科”。
泽连斯基的上述批评,被认为是直接针对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因默克尔在任期间,积极发展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俄罗斯天然气占德国进口的一半以上。另外,在2021年8月,默克尔访问基辅时,泽伦斯基曾亲自请求默克尔解除武器供应禁令,但默克尔以 “不可能” 予以拒绝。
默克尔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开脱,称在俄罗斯发动全面入侵几个月后,2015年乌克兰东部的和平协议备受批评,为基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她不会为自己的外交努力道歉。她还为政府从俄罗斯购买大量天然气的决定进行了辩护。事实的发展是,俄罗斯最终在俄乌战争爆发的当年切断了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
或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同年6月1日,默克尔在德国工会联合会(DGB)主席霍夫曼(Reiner Hoffmann)的卸任告别仪式上发表了演讲,其中谈到了乌克兰战争问题。
默克尔说:“我在发表这篇演讲时,不能不谈到俄罗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问题”。她表示,作为前政府首脑,她 “不想公开评估联邦政府的工作”,但 “我支持德国政府、欧盟、美国、北约、七国集团和联合国为‘制止俄罗斯这场野蛮的侵略战争’所做的一切相关努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发表分析文章指出,俄乌战争令默克尔的遗产 “支离破碎”。含义颇深。
相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11月担任德国总理以来,默克尔共计访华达12次,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默克尔几乎每年都会访问中国。
据报道,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德中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关系。默克尔所领导的政府对华政策主要被帮助德国出口经济打开中国市场的意愿所主导。即使在针对中国科技企业华为的问题上,默克尔政府也长时间保持低调,对通过通讯网络进行间谍行为的可能性避而不谈。对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关于打造一个对抗中共的民主国家联盟的提议,默克尔也持反对态度。
在卸任前,默克尔更是推动一项重要的 “欧中投资协议”,但后来由于北京制裁欧洲议会议员,该协议已遭欧洲议会冻结。
一种广泛的说法是,默克尔相信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能够对中国有更大的影响力,但反对者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德国已经陷入中共的经济陷阱,成为了中国的附属国。
2023年3月,被披露的一份22页的文件将由德国联邦议院的中右翼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议会党团在复活节前后通过。其中概述这个前总理默克尔所在联盟的新的中国政策要点,即透过经济合作维持和平的想法,就俄罗斯而言已经失败,而对中共来说,“也愈来愈失败”。
其中前言就指出,”对于所有寻求维护、加强和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国家来说,共产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的历史性挑战的核心”(the rise of communist China is the central, epochal challenge of the 21st century for all states seeking to preserve, strengthen, and sustain the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为了更好地抑制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性,该文件建议在德国联邦议院设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每年提交一份关于贸易、技术、原材料和外贸依赖性的 “中国资产负债表”,总体目标是制定一个 “减少风险” 的战略。
CDU/CSU的文件还呼吁制定欧洲对中战略,并与欧盟邻国建立 “欧洲中国事务理事会”(European China Council),以加强合作,核心要点之一便是加强对等性以及欧洲和德国的主权。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16年的执政期后,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基社盟对北京的政策将 “改弦易辙”。
基民盟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罗特根(Norbert Röttgen)指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德国对外经济政策”,尤其是乌克兰战争对全球经济贸易关系带来的扭曲,已经给德国敲响了警钟——因为这一切相比 “在中国(中共)武力犯台的情况下德国所将要面对的局面” 来说,可能只是 “冰山一角”。
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常青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