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聲2023年9月12日】(本台記者梁欣採訪報導) 國際間9月5到7日、9到10日,分別召開了「東盟峰會」和「20國集團峰會」。包括受邀的國家,整個印太地區、歐美地區幾十個國家的首腦在分別的、或整體一起協商,解決國際間的和平問題、經濟等層面出現的問題。
經常把要發揮好「引領和統籌」詞彙掛在嘴邊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接連缺席,外界十分好奇,近期各種臆測和熱議不斷翻新。
中俄領導人未出席 印度展實力
俄羅斯總統普京犯下戰爭罪被通緝不能與會,中共黨魁習近平亦未出席。
美國總統拜登在G20領袖峰會開幕前一天抵達新德里,9月8日與莫迪展開閉門會議。會後發表的29項內容聯合聲明中說,雙方將保持密切且持久的夥伴關係;拜登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兩國將針對民主價值理念、半導體供應、核能、再生能源及量子計算等領域深化合作。
《印度時報》11日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支持印度競選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強調世界不僅僅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事實上,因土耳其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支持巴基斯坦,導致與印度的關係出現摩擦。莫迪在這次G20峰會上與埃爾多安會唔,僅是兩年以來的第二次。似乎兩國正為前嫌盡釋作出努力。
9月9日發布的G20聯合聲明中說,20國集團正式接納擁有55個成員國的非洲聯盟為成員國;將建立打造穿越中東連接歐洲的物流走廊;譴責使用武力獲取領土的國家,但是沒有指明是俄羅斯。
另據《路透社》10日報導,聲明還包括G20成員國一致認為,各國不能通過武力奪取領土,並強調烏克蘭人民受到的苦難。但語句中避開直接批評俄羅斯發動的這場戰爭。外交官們表示,俄羅斯永遠不會接受直接的譴責,這仍然是一個成功的結果,因為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每個國家都承諾不會使用武力奪取領土。
相比去年G20譴責俄羅斯發動戰爭並要求其從烏克蘭撤軍的立場,本次聲明被視為明顯軟化。
美國、印度及沙特阿拉伯等國領導人宣布,計劃在中東和南亞之間建立鐵路和港口的連接站,最終通往歐洲。拜登總統說,這是一項「真正的大事」。
報導說,拜登政府正尋求通過在20國集團將華盛頓定位為,發展中國家的替代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對抗中共在全球基礎設施領域「一帶一路」倡議的努力。
10日,「日本外務省」官網在本次G20峰會摘要中表示,岸田首相指出,俄羅斯的侵略正在加劇包括糧食和能源在內的全球經濟困難,G20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他強調需要實施目的在實現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的經濟政策,……增強供應鏈彈性和修訂公司治理原則的重要性。
「NEWS OF UNIVERSE」11日報導,2023年G20峰會完整議程包括,9月5至6日,在新德里舉行金融代表會議、6日舉行夏爾巴協作和財務代表聯合會議、9月9至10日舉行G20峰會。此外,9月13至14日,在瓦拉納西舉行可持續金融工作組第四次會議;9月14至16日,在孟買舉行普惠金融全球夥伴關係第四次會議;9月18至19日,在萊布爾舉行框架工作組第四次會議。
之前,第43屆東盟峰會5日在印尼雅加達開幕,共有東盟國家及東盟對話夥伴國在內的22個國家的領導人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等9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團應邀出席。今年討論的焦點包括,促使緬甸和平方案、南海爭議等議題。
在6日舉行的第26屆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李強稱,中國與東盟是拆不散、離不開的好鄰居、好兄弟、好夥伴。
但是在會議之前,中共官方公布的最新「2023版地圖」以U形線勾畫對南海約90%海域擁有主權,引起東盟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以及台灣的強烈反對和抗議。
「中共這種畫地圖、在地圖上打嘴炮,自己標榜的來擴張、增加將近上百萬的領土,這個做法完全應該來自中共中央、來自習近平的,他可能為他這個民族主義、甚至攻打台灣和發起武力的行動做一些鋪墊。李強他不得不去參加東盟的會議,也不得不為這個來辯護、來辯解。」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經濟專家謝田向希望之聲分析,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地理位置上確實是割不斷。但現在中國周邊國家,日本與韓國正在建立非常緊密的戰略同盟關係,同時也都和美國的關係更緊密;東盟國家互相之間也加強聯繫;包括菲律賓、越南都跟美國加強關係。中共面對的情勢有如四面楚歌,實際上非常嚴峻。
「甚至北面的蒙古都在加強這種聯繫,對中共全方位的在圍剿,李強顯然在試圖修補跟東盟的關係。我看中共戰狼外交這個態勢、地圖上的擴張,會讓這些東盟越來越不相信中共總理的所言。最關鍵是缺乏互信,並且敵意和猜忌正在迅速的增加,這是現在中國和東盟關係面臨的問題。」
習近平缺席 官方封口
中共外交部4日就公布,由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20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當天的記者會上,法新社、彭博社、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記者先後提問:習近平不出席的原因。發言人毛寧完全沒有正面答覆。
從2008年開始G20財長會議成為領導人峰會。習近平上任之後都有參加,令外界議論紛紛。尤其,中國內部整體經濟下行沒有因為疫情後的開放而反轉;另外,中國多個省市不斷受暴雨侵襲,官方導致人禍的政策加重了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各地不斷出現各種的民眾抗議事件。
外界猜測,習近平身體出了問題、或擔心他出國將出現政變、或在出訪期間被暗殺;還有個說法是,中國經濟現在太差了,習近平覺得出國沒面子,讓李強去當背鍋俠所以決定缺席等等。
旅居澳洲著名中國法學家袁紅冰教授向希望之聲表示,據中共體制內良知人士傳達的信息,中共的戰狼外交走到今天越走越窄,在國際上八方樹敵。袁紅冰分析,現在習近平想讓自己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領袖,像毛澤東一樣,在國內享受皇帝般的禮遇和尊重;但是戰狼外交在國際場合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共政權普遍的不滿。
「所以,他參加這些大型國際會議的時候,已經不可能再受到他想要的尊重了。甚至有可能對他冷落、羞辱。這次去南非參加金磚國家會議,他不僅沒有成為一個世界領袖的這樣一個感覺,反而受到印度的強烈抵制。現在東盟各國普遍對中共暴政在南海的共產集權主義的軍事擴張態勢普遍不滿。所以他這次參加東盟會議 肯定不可能受到他想要的禮遇。」
「而G20會更是如此,因為G20峰會是在印度召開,印度朝野肯定會提出中共和印度之間的各種衝突,當然包括邊境衝突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持他所謂的這個國際領袖的尊嚴,習近平就決定放棄、不去參加這些國際會議。這說明中共的戰狼外交已經是走到四面楚歌的境地。他(習近平)無所謂,他已經講的很清楚,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要跟整個世界進行作戰。」
還一個未經核實的說法是,旅美資深評論人士陳破空5日在他個人「縱論天下」網絡頻道中表示,現在傳出,剛結束在南非舉行的金磚五國峰會期間,習近平向莫迪當面提出要求,希望他去印度參加峰會時給予隆重禮儀的待遇,莫迪回絕。
所謂的「隆重禮儀」陳破空強調,是習近平為了在國內宣傳、顯示大國外交在黨內黨外做文章,為所謂世界發展指明方向、為G20指明方向等。通常是習近平出席一個峰會時,也到主辦國做正式的國是訪問,也就可以從他到達機場就開始受到國家元首級別的歡迎儀式禮遇。
權利被撼動 守江山 不出國
資深時政評論人士唐靖遠向本台分析,習近平沒有出席峰會的原因比較複雜。最主要是他在國內、在黨內遭遇到非常嚴重的政治危機。尤其,今年北戴河會議之後,習近平出席金磚五國峰會時,幾乎同一時間出現嚴厲批評習近平的、可謂是討習的檄文文章,而且是發表在海外的親共媒體上。
「其實是來自於內部對他的反對力量所釋放出來的信息,這對習近平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誰都知道,習近平表面上看起來現在的權利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撼動他一尊的地位,甚至可比肩當年的毛澤東。但是未料這種時候,居然黨內會出現強烈的反對他的聲音。」
「中共黨史過去有過這樣的例子,一個趙子陽,一個華國鋒,都是在出訪外國回到北京之後,發現自己的權利被解除這樣的先例。我覺得習近平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現在不到萬不得已可能他不會出國,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唐靖遠強調,印度方正想借這次G20主辦國的機會,向全世界全面的展示印度的硬實力和軟實力。而此時,中國經濟出現改革開放40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嚴重的危機。
「經濟引擎三駕馬車全部都熄火。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習近平要是出席G20會議,會覺得自己非常沒面子;也不想去給印度捧場,這些當然相對來說是比較次要的因素。多種因素綜合起來,最後他可能就覺得,算了不去了。」
美企失去耐心 習被氣壞不出席?
另一種分析認為,習近平對美國的要求被拒絕、大國外交到挫折,憤而缺席。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上月30日結束4天對中國的訪問,返美後對媒體表示,美國企業在中國做生意的耐心正逐漸「消磨殆盡」;受到突擊搜查和被罰款、反間諜法等原因讓經營變得更加困難。除非情況有所改善,否則他們將做出在其他國家開展業務的商業決定。
雷蒙多在CNN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節目中表示,「我們要做的、同時不會妥協的,是阻止我們最尖端、最強大的半導體出售給中國,而中國希望將其用于軍隊。」她肯定自己對中共的立場仍然強硬,她強調,「我們的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出口管制、對外投資審查、關稅、反補貼稅。我們確實有棍棒,已做好準備……,並且有能力在必要時使用這些棍棒。」
9月3日,雷蒙多在cbsnews「Face the Nation」節目中表示,「我們需要看到行動。在我們看到行動之前,不可能有信任;黑客攻擊我的賬戶、損害美國工人的利益、過度補貼某些行業、在當地不公平地對待美國企業都會侵蝕信任。」
雷蒙多說,「毫無疑問中國經濟正在放緩,它們在房地產行業面臨實實在在的重大挑戰,當我在那裡時,他們毫不諱言地承認了這一點。」最近,隨著中國的關閉,管理監管法規的方式變得更加武斷,經濟情勢面臨相當大的挑戰。所以,時間會證明一切。球在它們的球場上-決定權在它們。我們希望與他們建立廣泛而穩定的經濟關係,但他們必須遵守規則;我們將始終按照美國的自身利益行事。
局勢混亂 傳北戴河元老斥責習近平
還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是,5日,《日經亞洲》資深撰稿人中澤克二題為《習主席因國家方向被北戴河元老斥責》文章認為,習近平缺席G20暗示中國國內政治動蕩。
文章表示,一個徵兆是,8月的北戴河閉門會談細節已開始浮出水面,感覺今年與習近平上任以來的前10次北戴河會議,截然不同。
文章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說,這次聚會上,一群退休黨內元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斥責了習近平。稱如果政治、經濟和社會動蕩持續下去,而不採取任何有效的應對措施,中國共產黨可能會失去公眾支持,對統治構成威脅;稱元老核心人物是擁有廣泛人脈網絡、現年84歲的前中共副主席曾慶紅。
受到嚴厲批評後,習近平向他提拔的親信發泄自己的不滿,說「前三位領導人留下的所有問題都落在我的肩上。過去十年我一直在解決這些問題」。他把矛頭指向三位前任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
袁紅冰分析,習近平成為共產皇帝之後,中共體制內的元老政治已不存在。上述消息不可能摧毀或者有助於摧毀中共暴政,反而只會增加人們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不去認真思考,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夠終結中共的獨裁統治。
「習近平現在對所有的離退休幹部都採取嚴厲的高科技的特務統治,每一個退休的高幹本身都處於一種特定的黨的組織之下。用共產黨的話講叫他們的鐵子紀律,不允許這些幹部們私下開會。從他20大上對待胡錦濤的那樣一種蠻橫的態度,就是用架離羞辱胡錦濤的方式告訴國際社會,中共過去的所謂元老政治已經不存在,習近平是最高權力唯一的執掌者。」
「所以是根本不可能出現他所說的什麼事先開個會,然後又跑到北戴河去斥責習近平。至於曾慶紅現在已經處於被整肅的邊緣,根本沒有政治能量去斥責習近平。整個曾慶紅家族的經濟基礎正在遭受整肅之中,他侄女的公司花樣年、還有他哥哥曾慶淮的一些公司現在正在被查調查之中。至於什麼時候進行整肅,或整肅還是不整肅,那就看習近平的政治需要了。」
中共生死存亡關頭
唐靖遠認為,日經亞洲的爆料,完全是有可能的。他分析,過去習近平為了個人極權安插自己的親信,包括他修憲達成連任等,這些元老為了自保,不想被扣上妄議中央的罪名;在黨內雖然也有不同意見、反對的聲音,但是可能覺得影響並不太大,不至於會動搖到中共的根基。
「現在習近平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清零封城解禁後,中國經濟出現巨大的可說是自由落體式的下降,到現在都沒有出現任何恢復、回暖的跡象。那麼這已嚴重影響到整個中共執政的安全。就意味,中共這條船有可能出現翻船的危險,它所危及到的就不僅僅是習近平一個人,所有元老、權貴家族,他們全都包括在內。」
「那對他們來說,現在已不是普通的黨內爭權奪利的矛盾,可能是自己的生死,家族子孫後代的性命都要交出去的這種危機;習近平自己也焦頭爛額的情況下,這些元老可能會聯合起來對習近平施加壓力,要求他改弦更張做出一些改變。」
外媒多面向負面分析報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媒對習近平接連缺席峰會的報導出現不少負面訊息。《紐約時報》分析,習近平可能更喜歡那些讓中國有更多話語權的小集團,因為他去了剛閉幕的金磚國家峰會;此外,因中印邊界爭議而不睦,習的缺席會使東道國印度受到打擊,卻也將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家形象受質疑。
《華爾街日報》也認為,習近平缺席很可能被視為是對印度總理莫迪的冷落;法國《觀察家》周刊文章分析,習近平在G20上的「空椅子」不是好兆頭;央廣分析,這會折損中國的外交信任度等等。
唐靖遠分析,外媒的觀察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尤其是習近平與拜登之間、中美兩大強國出現的劇烈競爭,已帶動整個國際社會出現兩極化的趨勢,也就是越來越走向一種新冷戰的格局。「西方媒體是普遍認為,習近平可能是故意的一種缺席;也就是G20是他所不能夠主導的一個高端峰會,習可能是想要自己組建自己的山頭,想要畫自己的朋友圈。」
「非常清楚的可以看到,整個G20國家集團里,享有民主體制、民主價值觀的這些國家,完全佔據主導地位。也就是說,外媒所關注的焦點在於,習近平很可能借缺席G20會議,加深、加劇兩大陣營、兩大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價值觀的這兩大國家集團之間,會越來越走向明顯的分歧和對抗。」
習面臨另一問題是,最近傳出,7月底中國發生特大洪水時,當時要把涿州等城市作為泄洪區,上報後習近平批示不即時,是李強拍版決定的。據知情人向大紀元爆料,保定和涿州駐紮的「海陸空」三軍駐軍基地都被淹,坦克、飛機受損,很多軍人被淹死,損失慘重。說82集團軍重要的部隊都在涿州市附近,全淹了,他們還是北京的禁衛軍。
袁紅冰認為,國際間傳聞李強因此引咎辭職或者被要求辭職,甚至跟習近平之間產生矛盾等都不可能。他分析,「李強就是習近平養活的一條政治走狗,他怎麼敢和習發生矛盾!而且現在習近平是大權獨攬,一切的決策都是在習近平的指導之下進行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涿州和保定地區泄洪,當然會給當地的駐軍造成損失。損失是必然的,其它那些全部是政治八卦。李強就是習的一個馬屁精!他靠著習近平才存在的,沒有習近平哪有他,他怎麼可能跟習近平發生什麼嫌隙。」
不視察涿州 不擔責
唐靖遠分析,雖然習近平全力提拔親信佔據了政壇最重要的位置,但並不意味著整個習家班就是鐵板一塊。這次對涿州泄洪造成的影響,在政治層面對習家軍內部具有巨大的殺傷力。尤其眾所周知,水淹涿州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想保習近平的所謂千年大計雄安新區。
「這樣一來,他在輿論上會非常的被動。因為海內外的輿論都指責習近平,為了保一座空城,卻把幾十萬人的涿洲給水淹滅頂,帶來慘重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這就塑造出習近平是一個暴君的形象,那這對習平他在政治上的損失其實打擊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如果真是李強擅自做的決定,就是李強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給習近平製造出巨大的麻煩。」
「我們看到迄今為止,習近平寧可跑到遙遠的黑龍江去視察所謂的水災,看望受災的群眾;近在咫尺的河北涿州他就是不去。從側面就折射出來,他對涿州是非常不滿意的。如果去涿州視察,他可能就覺得自己要對水淹涿州負責任,所以他要撇清這個責任。」
中央地方幹上了 習近平兩難
各界議論的同時,7月已逃往美國、前大陸媒體人趙蘭健5日發的一段視頻顯示,穿不同顏色的警察跟特警當街推搡動粗。推文說,8月30日北京朝陽法院執行局一行兩輛車,五六個法官、法警到保定執行辦案,跟當地公安特警發生衝突,雙方大打出手。較量結果是北京干過保定;被保定易縣以尋釁滋事治安拘留。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鄭浩昌向希望之聲分析,河北作為北京的所謂護城河,每次北京有什麼重大活動,河北都是被犧牲的對象,日子挺難過。但地方官敢怒不敢言。日前為了保北京和雄安新區的人為泄洪,河北又一次遭了殃。
「這個倪岳峰(河北省委書記)是個外來戶,空降到河北做一把手,他表忠心沒什麼成本,到時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但是本土官員就很窩火,所以這次北京法警在保定被扣押,背後確實是有借題發揮的因素。」
「法警雖然待遇優厚,但在警察中是比較弱勢的一支;而公安是公檢法里最強勢的,所以北京法警自然壓不過保定的公安地頭蛇。如果去的是北京公安局的人,保定的人就未必敢那麼放肆。」
鄭浩昌介紹,涿州不僅有重兵把守,還有大批央企的分支在當地,因為地理環境好、離北京近,基礎設施比較便利,很多人認為這裡更適合做北京的副都。82集團軍前身是38軍,是護衛京城的王牌部隊。這次涿州被淹得比較嚴重的66289部隊,是之前38軍的機步團,現在應是升級到坦克旅或者裝甲旅。
「之前,這個團的團長叫滿廣志,現在是中共名堂很響的藍軍旅旅長。官媒經常吹噓,說他領兵如何如何厲害。好了,現在泄洪把他原來帶的部隊給淹了,軍隊當然有看法;藉助這個明星旅長,也容易把話給帶上去,所以這事應該是比較令習近平頭痛的。」
鄭浩昌分析,這次水淹涿州,把軍隊和在當地紮營的中央級單位給一鍋端了。損失之大,以致中共官方都不敢太聲張。但若不解決,雄安新區會被淹沒。所以習近平雖然惱火,但雄安這個坑是他自己挖的所謂的千年大計。手掌手背都是肉,所以他是進退兩難。
絕對忠誠難 火箭軍因兩面人被整肅
而令習惱火的問題還不僅於此。
袁紅冰指出,習近平要在軍中樹立絕對的權威,想要軍隊高級軍官對他保持絕對忠誠,這一點根本做不到。他透露,這次整肅火箭軍主要的原因,用習近平的話講,火箭軍整體上是兩面人,表面上支持習近平發動台海戰爭戰略;但是實際上同意中共國防大學前政治委員劉亞洲的觀點。
「就是認為,發動台海戰爭失敗的機率很大,現在不是發動台海戰爭的恰當時機。所以,火箭軍司令李玉超的秘書就把李玉超和火箭軍軍頭們私下裡的這些觀點和談話,向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辦公室進行了告密。然後就開始了對整個火箭軍整體上的大清。整肅火箭軍基本換人都已經換完了,現在在審查過程中,特別是審查火箭軍和秦剛之間跨系統的聯絡有沒有什麼陰謀,正在調查。」
責任編輯:鍾華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