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
—————-
主播:真飛
本期音樂專題為泛蒙古民族音樂,內容主要為圖瓦共和國,蒙古國和中國內蒙的民族音樂。蒙古族音樂氣勢遼闊,民歌主要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以及一種特殊的唱法——呼麥。本期為大家推薦的有來自俄羅斯圖瓦古樸原始的呼麥,有更具現代化氣息的樂隊式民謠,也有漢化後的內蒙樂曲。這些不同風格的音樂雖然都屬於蒙古族,但因為跨越廣闊的土地與不同的文化,從而分化成多種不同的音樂風格,而這些音樂便被統稱為泛蒙古民族音樂。
可以這麼說,蒙古族的音樂地位在音樂界屬於被低估的。深處亞洲內陸的蒙古利亞彷彿不屬於這個現代世界一樣,依舊保持着傳統的游牧生活,擁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而他們的音樂也依舊保持着古老的傳統特色,總有種未加雕飾的粗獷美,也由於地域的限制,並沒有太多人對這個民族音樂有深刻的認知,而身處中國大陸的內蒙,在政治的干預下,將許多蒙古民族的東西打上了現代黨文化的標記,變得粗俗不堪,彷彿只配在廣場舞中大行其道。但實際上,蒙古音樂就像草原上的牧民一樣,雖然有着粗獷的外貌,卻意外的擁有着一顆溫柔淳樸的內心,在大氣磅礴的聲線下無論是曲調和吟唱,都特別悠揚凄婉,唱起來像感情在流淌,也很容易打動人心。特別是馬頭琴一響,聽着眼淚就會落下來。這麼堅毅的民族,卻有這麼溫柔穿透的音樂,就像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那麼這期就為大家帶來蒙古這頭猛虎懷中最甜蜜的柔情吧。
- 呼斯楞 -鴻雁
在國人眼中來自內蒙的鴻雁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一首歌了吧,幾乎一提到內蒙古音樂,這首歌一定榜上有名。這首‘鴻雁’渾厚悠遠,深具蒙古族音樂特色。源自於烏拉特民歌,經著名詞作人呂燕衛作詞、音樂大師張宏光編曲後由呼斯楞演唱出這首經典之作。當我們聽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繹下的《鴻雁》,不難產生共鳴。他的歌聲里有濃郁的鄉愁,訴說著成長的故事,於是故鄉就成了每個人心底最柔軟最美好的繾綣。同時,這也是一個寄情於草原的男人自語。一個人,一杯酒,獨對蒼天,想一想曾經的過往,用力地遙望未來,那裡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掛在天堂。悠遠蜿蜒,直抵內心。
《鴻雁》屬於中國游牧民族的經典之作,也一定會讓世界人民在聆聽中感受中華民族的音樂之美。也正因為樂曲中的中國元素,《鴻雁》備受音樂人的喜愛,不止中文版的鴻雁如此動人,原版蒙語的‘鴻雁’同樣震人心弦。這次為大家播出的是中文版的鴻雁,有興趣的聽眾可以自己搜索感受一下蒙語版的鴻雁。
- 杭蓋樂隊– 輪迴
“馬頭琴和呼麥響起的時候,就已經頭皮發麻了,而副歌響起時,現場簡直爆炸了。電吉他也摻和進來,高潮迭起。結束時就剩滿地找下巴了。雖然通篇都是蒙語,什麼意思我們如果不看字幕就一個字都不知道,但是你就會感覺,這就是世界,就是時間,就是宇宙,就是輪迴!我只剩下跪了。這既是對音樂的敬畏,也是對宇宙的敬畏。”
這段評價是源自於第一季“中國好歌曲”中杭蓋樂隊在24小時內創作並演唱了一首《輪迴》後一位網友的評價。這首歌曲從有呼麥的序曲開始,就讓聽者震撼,會長嘆一聲,終於有了這樣一些歌者,不單讓聽者能從音樂里看到藍天、白雲、草原、河流、山和樹林,還能讓聽者的靈魂隨着音樂穿過那片風景捕捉到曾經蒙古人世界的古老幽靈。
說起杭蓋樂隊,音樂圈的人都知道他們是現在國外最知名的中國樂隊。“杭蓋”的蒙語意思是:一個有着藍天、白雲、草原、河流、山和樹林的世界。而他們演繹的歌曲自始至終都貫穿着這種杭蓋精神,用最原始的呼喊撼動你的心靈。
- Yat-Kha–AmdyBaryp
蘇聯時期的圖瓦(Tuva)是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地方之一,一直到最近十四年,全世界的聽眾才發現了他們的音樂。而今天的圖瓦仍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一部份,位於南西伯利亞邊界,和外蒙古接壤。大部分的人口是游牧民族,在鄉間地方最聞名的是美麗及未受污染的大自然。同樣的,還有神秘的呼麥歌唱藝術。蒙古國把呼麥稱為“國寶”,中國將呼麥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瓦人則把呼麥視為民族的魂。幾乎所有擁有這種傳統唱法的國家,都把“呼麥”的發掘和研究列入國家藝術重點學科。按照圖瓦人的說法,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掌握了呼麥。熟稔於此歌唱技巧的大師同時可以發出兩個甚至三個音,不論是高嘯,或是低吟及低吼,都是擬仿自野生動物。圖瓦人的呼麥並不只停留在模擬自然聲響範疇,他們就像繪製音樂地圖,通過配詞的歌曲和喉音演唱、口哨以及其他發聲方式,來對應不同的自然圖景。
這首‘AmdyBaryp’來自於圖瓦的亞塔樂團,其音樂巧妙地平衡融合了圖瓦的古老風格以及現代式的朋克搖滾,但是情感表現仍來自根深蒂固的圖瓦傳統。亞塔樂團成功地將傳統的雙喉音與馬頭琴融入其音樂創作中,混合搖滾樂的電吉他與傳統的馬頭琴,和爵士鼓敲打出的傳統節奏,征服了全世界的歌迷。歐洲樂評如是形容亞塔樂團是帶着電吉他的游牧民族。
- Huun-Huur-Tu (恆哈圖樂隊)– In search of a lost past
‘呼麥’作為一種非物質遺產文化,現代在西方已經有了成熟完善的呼麥保護組織,而美國也有了“圖瓦之家”這樣的協會以及呼麥學校。由於呼麥這種唱法對初學者來說非常,歌手通常需要日積月累的漫長訓練才能領略其中奧妙的一二,所以傳播呼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面對成千上萬的人演唱,讓世界各地的人從他們蒼勁有力的喉音中,領會圖瓦游牧民族的靈魂和他們對自然的讚頌。
下一首‘In search of the past’也是來自圖瓦的呼麥,這首歌出自恆哈圖樂隊於2009年發行的專輯‘Eternal’。恆哈圖字面上的意思是日出日落時分被分割成一束束的太陽光芒,這支樂隊是圖瓦音樂文化中最早走向世界的代表。
在美國人泰德的推動下,1993年,一支由四人組成的圖瓦呼麥四重唱樂隊出現在人們視線中。這四名成員第一次離開他們的家鄉,帶着他們自己做的十多件古老樂器踏上走向世界的征途。顯而易見,當西方世界面對面聽到這種古老的聲音,有多麼驚詫,幾乎每一位音樂家都渴望在這神秘的聲音中發掘他們的靈感。
- Chirgilchin(奇蹟樂隊)– Konturei
雖然蒙古音樂是如此富有男子氣息的粗獷與遼闊,但也不乏有許多女性音樂人將蒙古音樂演繹的十分出彩。這首‘Konturei’就是由女性主音的一首呼麥歌曲,出自奇蹟樂隊1996年發行的專輯‘The wolf & The kids’。這支樂隊是圖瓦共和國每年舉辦的呼麥比賽的桂冠樂隊。可以說這支樂隊彙集了圖瓦共和國中最優秀的呼麥藝術家,他們使用多種本土樂器,能演繹出幾乎要絕跡的呼麥分支唱法,整支樂隊透出一種神秘的民族特色。配上極其少見的女性呼麥歌聲,猶如一汪深沉的古泉,令聽過他們歌聲的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6.HAYA樂團– 寂靜的天空
蒙古音樂也不總是充滿着野性與不羈,它也有着柔情的一面。這首來自Haya樂團‘寂靜的天空’就是這樣一首輕柔的歌曲。HAYA樂團主唱黛青塔娜有着神秘悠遠而治癒的現代感民族女聲。她的歌聲縹緲遼闊,彷彿是青海湖中的一顆寶石,深沉而珍貴。將Haya樂團“靈”的部分完美地展現出來。HAYA在蒙語中譯為「邊緣」的意思,音樂特點如其名,從非主流文化出發,擺脫了傳統的規則束縛,與當代世界音樂元素完美交融,並以最易親近的間單方式走出一條現代人冀求的心靈民謠之路。
這首歌像一種能聽見的幸福,它用最溫柔安靜的方式感動着你,猶如來自草原的寂靜天籟,像一場真實照見你我的心靈旅程,將天空、草原、雪山、湖…都展開在磅礴無極的音樂之中,耳朵成了靈魂與天地宇宙溝通的唯一管道。彷彿身體、時間、空間都消失了,只有純凈光透的聲音琉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