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去秋來,季節交替有如大雁橫空,迅即飛逝眼看一些很好看的花,心想花園有一棵多好,可是沒有記下來,而繁花似錦,一下又是另一批花了,過後又想不起來,每每錯失良機。
–
這一期開始按順序介紹一些很美又易種易管的給大家參考,這期先討論春季的鳳仙。
從它的名字看就知其美非凡,非一般凡花可比,鳳毛鱗角已屬稀有,還有仙之美,那就可知其可貴之處。
其可貴在於其艷如玫瑰,其雅如梅花就是有重辦有單辦,更有其辦稍厚而具天鵝絨的質感(新機內亞)。何以其美似鳳,古人形容它那變態的花托其細並彎如鳳尾,這小小的美真
可令人細細玩味,特別你有一盤在案頭,確叫人可點可畫。
鳳仙喜陰,但宜通風,最好是早上陽光照到的地方又避去午後炎熱,我家遷入時車路一段蘺芭旁剛好有鄰居屋子和幾棵棕櫚樹遮陰是片空地,最先才種了幾棵,三、四年間已經成行。
原來鳳仙有個奇特的繁殖方法,當種子形成時,種子裝在一個小果內稱蒴果,成熟時便自動收縮裂開把種子彈出,可達1-2米遠,種子萌發不久就成了另一棵新苗,因此西方給了它一個別名Impatiens和英文Impatient很近似,以示它來不及收種子便彈出去發芽又長起了新苗,中文也就叫’急性子’。
不少人若種下幾個不同花色的不同品種,日久會發現顏色不同的花已到處是,真是琳琅滿目似的,甚至在陽台放上幾盆不同顏色的鳳仙,不幾年也就混雜起來,甚至重辦的和單辦的也交雜生長,真是變戲法一樣,不過,重辦的不可能長久長在單辦旁邊。它生長力不及其它單辦的快,不久就會被擠掉,長不起來,就往往被單辦 的’吞沒’了,因此,重辦宜單獨另種。
種植鳳仙不必經常施肥,長在半陰地段只要不缺水,每年春前稍稍撒少許棵粒長效肥如Nitrophoska就足夠,有時沒淋水,它會很快凋萎,一旦淋透水,它就恢復過來,所以人們稱它為鳳仙,也就有它的原因了,看似能體貼園丁的繁忙工作。
下期我們將討論繁殖和品種。
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