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收听:今天我要同您讲的是阅微草堂笔记里关于“征漕之案”的故事。
–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晓岚晚年所著。记录的都是他自己耳闻目睹、有名有姓的真事。有一些还是他自己家人或者他自己经历的。可信性很强。他的文章风格质朴简淡,自然妙远;本书内容丰富,知识性很强,读来饶有兴味。今天我要给您讲的是阅微草堂笔记里关于:征漕之案
这是田白岩先生讲的:康熙年间,江南发生了一起征漕案,有好几个官吏因此案伏法。数年后,伏法的官员中有一人的鬼魂降乩到他的朋友家里,自己说正在冥司状告某公。
朋友惊骇的说:“某公是个遵循法度的好官,而且他做两江漕运总督是在你们这个案子之前十多年的事情,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告他呢?”
只见那鬼魂在乩坛上又写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案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起初刚刚有了一点儿苗头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严查,革除一个官员、流放一两个小官吏,就可以消隐患于未然。我们也就不至于后来伏法殒命了。可是某公为了博取忠厚的名声,等于是养痈不治,看着那个脓疮长起来,结果最终溃烂流脓,我们这些人犯法被杀。我们害国殃民,伏法应该,不可以仇恨执法者。溯本追源,不告他还告谁呢?”
写完这些,那个乩就不再动了。也不知道九泉之下,冥间是怎么判的案。
《金人铭》书里写道 :“涓涓不壅,将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说的就是祸患初发时如果不加以杜绝禁止, 就会酿成大祸。 古时圣人真是很有远见啊。
这个鬼所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后世评论说:对人的不良行径给予忠告,加以警戒,甚至惩罚,以免他做出大坏事,以致违法被杀。这实际上才是对人的真正的好,可谓慈悲。可是当今又有几个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呢?
————
里妇新寡
村子里有个女人刚刚死了丈夫。一个轻佻的家伙贿赂这个女人的邻居老太太,给他从中勾搭牵线。夜里这个家伙就溜进了寡妇的房间,关门要睡觉时,忽然灯变绿转暗,缩小如豆,接着爆然一声,红色的焰光四射,形成一个直径二尺左右的光环,有镜子那么大。光环中间映出了一个人的脸,竟然是这个寡妇刚刚死去的丈夫。这两个男女吓得惊叫并排扑倒在床下。家人听到动静吃惊的起来查看,这一下这两个人的奸情败露了。
有人说:“那寡妇失节的不少啊,为什么唯独这个鬼有灵?”
我(纪晓岚)认为,鬼有强弱,人有盛衰。这是个强鬼,又加上这两个人心神不稳,处于衰势,所以这个鬼就能够作怪了。
其他那些含恨九泉之下,冤怨恶缘纠缠数世也得不到解脱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并不是如世间所说的,‘人死如灯灭’、随着形体死亡神魂也就烟飞灰灭了。
也有人怀疑说:“这是妖物假托亡夫死鬼而作怪。”
这也可能是有的。然而妖邪不会无故而兴。它是因人而作怪。也可能是那阴魂的怨毒之气,感召而成怪,邪魅就会乘机假托作怪。不然,陶婴之室,(陶婴的家里)怎么就没听说有黎丘之鬼来作怪呢 ?
「黎邱鬼」是一种善于倣效人形,以迷惑人的妖精。陶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家姓陶的人家的女儿。年轻守寡,自己抚养年幼的孤儿,以纺线织布为生;鲁国人听说了她的事情,敬仰她的节义,托人来求婚。
陶婴知道了,自己作了一首诗名为《黄鹄之歌》,来表明自己的守节不再嫁的心志。鲁国人知道了, 都不敢再找人求婚了。 {事见汉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 后世的人就以“陶婴”做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纪晓岚这里的意思就是:由于自己不正,才招来鬼魅;不然,春秋时期鲁国的节妇陶婴家里怎么就没有出现那个鬼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