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fotolia)
【希望之声澳洲生活台2017年9月3日】父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不是每个扮演「父亲」角色的人都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本文选取了墨尔本两个感人的小故事,作为父亲节的献礼,以表达对所有在生活中扮演「父亲」角色的男同胞们的敬意。
据《太阳先驱报》报导,59岁的伯尼·麦金纳尼(Berni McInerney)对他的家庭生活感到很满足。21岁的麦迪(Maddie)和19岁的拉奇(Lachy)并不是他的亲生子女,但是,自从麦克纳尼和卡裡娜·戈德温(Karina Godwin)在2005年结婚之后,他就一直把戈德温的这两个孩子视如己出。
麦金纳尼说:「自从我和卡裡娜在一起之后,就有很多人给我出主意,告诉我如何做一名继父,但我从来不愿使用「继」这个字,因为它不适合我们之间的关係。」
他说:「自从他们进入我的生活后,我就一直把他们当成我自己的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这些孩子也使我的人生更加完满,虽然也有让人沮丧和难过的时候。」
麦金纳尼在他的第一次婚姻中生有两个孩子,离婚也让他明白了该如何和戈德温的两个孩子相处。他和戈德温又生了一个孩子,泽维尔(Zavier),今年10岁了。
他说:「我知道一个父亲的重要性,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明确表示我不想取代他们的父亲。」
麦迪坦承自己一开始对继父并不信任,但是她现在完全把麦金纳尼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她说:「我每天都喊伯尼叫『爸爸』,比叫我妈妈的时候还多,因为他在我青少年时期一直陪伴着我,我们之间的关係有起有落,不过,这正说明了它的牢不可破。」
拉奇也和麦金纳尼很亲,他说:「麦金纳尼为培养我们之间的关係付出了很多努力,我无法把他和我生父划分开,我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
而戈德温的幸福感更是无以言表,她说她在做单亲妈妈时的梦想实现了,麦金纳尼非常爱她的两个孩子。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的并不是父亲的经历,而是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扮演「父亲」角色的人生导师的故事。
丹尼尔·拉希利(Daniel Rahilly)今年25岁,他的父亲在他一岁还是个婴儿时,就因白血病去世了,因此在他的生活中,父爱的缺失一直是他心中最深的痛。
他说:「我非常孤立无援,没有人教我开车,没有人教我如何刮鬍子,或怎麽和女生谈话。可是,我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因为这就是我的命。我没有任何关于父亲的记忆,我知道这对我妈妈来说更难。每当她难过的时候,我真的很受伤,妈妈的痛苦让我更难承受。」
而今年40岁的斯科特·皮克特(Scott Pickett)是Northcote区Estelle& ESP餐厅的老闆和厨师,同时也在Collingwood区开有Saint Crispin餐厅。
4年半前,拉希利的母亲找到皮克特,请求皮克特帮帮拉希利。皮克特同意了,僱佣了拉希利在Saint Crispin餐厅工作。
皮克特很快为拉希利制定了一些生活准则,比如按时上班、举止端正,并且要尽职尽责,不然就会受到惩罚。结果很奏效。
拉希利在Saint Crispin餐厅工作了6个月,又在Estelle & ESP餐厅工作了一年,然后去了伦敦的一些高级餐厅工作了几年。最近,拉希利回到墨尔本,在South Melbourne的顶级餐厅Lume餐厅担任厨师。
看到一个全新而成熟的拉希利成长起来了,皮克特非常高兴,并且对曾在他迷茫的年轻时代给予人生指导的一些厨师充满感恩,他特别提到了Paul Bocuse餐厅的前厨师菲利普·穆沙尔(Philippe Mouchel)先生。
皮克特说:「我在19岁的时候,遇到了菲利普,他现在仍然是我的导师。我很幸运,人们发现了我的天赋和闪光点,为我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教会我辨别是非对错。我也想通过帮助这个行业裡那些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年轻人,让他们的人生走向正轨,以此来回馈社会。」
他说:「我一直对丹尼尔要求很严但不失公平,我看到他长大了,成熟了。现在,他对待自己的职业更认真,技术更娴熟了,他的精神比我第一次见到他时阳光多了,不再那麽放荡不羁。不过,如果他疯起来的话,我还是会提醒他。」
记者杰妮编译报导/责任编辑:李欣然
来源: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