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化是人体必经过程,很多人发现40多岁时开始代谢变慢,明明吃一样的东西,却比以前胖;再过20年后,到了60岁又明显感受到身体免疫力变差,常常动不动感冒?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引述国外研究指出,这些不是错觉,而是人体老化的「双波浪效应」,人体在44岁与60岁会出现2次明显的体质转变,影响新陈代谢、免疫功能、内脏健康,甚至疾病风险。

张家铭在脸书粉专「基因医师张家铭」发文引述1项2024年刊登在《Nature Aging》期刊研究发现,人体在44岁与60岁会出现2次明显的体质转变,影响新陈代谢、免疫功能、内脏健康,甚至疾病风险。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就能让这些转折点影响最小,甚至延缓老化。
44岁新陈代谢变慢 身材开始「走钟」
张家铭说明,进入40多岁时,人体对于脂肪、酒精代谢效率变差,这也是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发现明明吃得跟以前一样,却开始变胖,肚子变大,甚至连运动的效果都不如以往。因此若想好好保养身体,建议此时期应注意以下3件事:
1.减少高脂、高糖、高酒精摄取:此时身体不像年轻时能快速代谢这些东西,长期下来会导致 高血脂、脂肪肝、甚至心血管疾病。另外,酒精代谢变慢,还会让宿醉时间变长,甚至影响肝脏健康。
2.控制体重,增加肌肉量:基础代谢率下降,若不改变饮食与运动习惯,容易使体重直线上升。尤其,这时运动不只为了「瘦」,更是为了「维持肌肉」,因肌肉流失会加速老化,使得容易疲劳,甚至影响血糖稳定。
3.注意咖啡因代谢变化:有些人到了40多岁时,发现喝咖啡容易心悸、影响睡眠,可能与肝脏酵素活性变化有关,因此若开始发现喝咖啡的影响变大时,可调整饮用时间,避免影响晚上的睡眠品质。

60岁免疫力下降 慢性病风险增
60岁来临,身体的变化更明显!张家铭提及,此次的变化主要为免疫系统、肾脏与血糖代谢,也因为身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变差,肾脏排毒功能下降,同时血糖控制变得困难,让糖尿病风险大幅上升。因此建议此时期,应注意3件事:
1.提升免疫力,防止「免疫衰老」:60岁后,免疫系统不再灵敏,容易出现慢性发炎,导致各种疾病风险上升,甚至影响记忆力、心血管健康。因此,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蛋白质摄取,并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
2.保护肾脏,减少高钠、高蛋白负担:肾脏开始老化,血尿素氮(BUN)升高,肾小球过滤率下降,身体的排毒效率变差。长期食用高盐、高蛋白的食物,会使肾脏负担变大,甚至可能导致肾病风险上升,建议减少加工食品、泡面、腌渍食品,适量摄取蛋白质,有助于护肾。
3.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风险飙升:60岁后,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血糖波动变大,因此饮食要减少精致糖分,多摄取膳食纤维,并保持运动,以助于血糖稳定。

张家铭强调,2大关键年龄,不只是身体变化的时刻,更是改变命运的时间点。若能在40岁前调整饮食与运动,维持良好的代谢状态,到了60岁,老化影响就会大幅减少。
责任编辑:李智
来源: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