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声2025年3月14日】(本台记者郑欣综合报导)
名校中学生北上交流身亡 再有细节曝光
香港传统名校圣保罗书院一名中五学生上个月参加由教育局主办的杭州交流团期间突然离世,校方及教育局以尊重家属意愿为由未公开详细资料。然而,有网媒独家获得的行程文件及目击者证词揭示了事件的部分细节。与此同时,离世学生的Instagram(IG)账号近日被诡异删除,引发关注。
据网媒channel C在13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离世学生于2月27日晚间汇报时表现乐观,无任何轻生迹象。28日凌晨2时,在酒店亦未有事,但及至早上7时至7时半期间被发现离世。
返港后,校方在机场仅简要提及学生姓名及死亡时间,并要求学生勿外传。部分学生因故滞留杭州至深夜才返港,校内社工虽提供即时辅导,但校方在事后早会上未交代学生死因,亦未举行悼念仪式,引发学生不安。
该媒体独家获得的行程文件则显示,此次交流团于今年2月24日至2月28日举行,共5天,由教育局主办。学生在杭州和嘉兴两地活动,期间两次更换酒店。其中2月24日及2月27日入住杭州九州智选假日酒店,2月26日入住嘉兴运河酒店。学生身亡则发生在杭州九州智选假日酒店。
而根据行程文件,此次交流团承办机构为香港青少年教育交流中心,对外则称「香港香江旅游」,与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等政府部门合作紧密。
该中心网页显示,单计2024/25年度,已有三个教育局计划,大湾区之旅更加已爆满。另外该中心的「百万青年看祖国 大湾区企业职涯探索之旅」更加得到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和青年发展委员会青年大陆交流计划资助。
名为「虚无缥缈」的网友则在社交媒体披露,出事学生有哮喘病史,在更换酒店期间不巧将药物遗失在前一家酒店。病发时刻,住在3楼的学生由于房卡权限问题,被迫步行楼梯前往5楼老师处求救,但在途中突然陨命。
该网友还指,交流团本身涉及许多高层油水,要独立调查就要停办交流团并找人祭旗,可谓损失惨重。而爱国情怀作为公社科主要目的也不可以因为主办方疏忽职守而停办,所以将责任推卸到学生一方事件就不了了之了。
另外,不幸离世学生的IG账号前晚被《追新闻》以打马赛克方式公开后,很快出现异常变化。一名自称死者童军好友的人士向《教育刺针》表示,该账号原拥有1147名关注者,但在昨日被逐一移除关注者,至仅剩8人,随后设为不公开,头像亦从个人照片更换为漫画造型。感觉「所有共同回忆一秒之间被人偷走」。
消息引发网络哗然,更被网民形容为「毁尸灭迹」。不少人纷纷要求呼吁知悉死者真实IG帐户之人士公开账号详情,认为此事件涉及公众利益,个人隐私不应凌驾真相之上。
圣保罗书院公社科上月底举办赴杭州的交流团。本月1日证实,有中五生在期间离世,校方却以私隐为借口,隐瞒不交代详情。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上周五仅称,相关调查已告一段落,与交流活动及考察行程无关,并以尊重家属意愿为由拒绝披露个案内容。
上周日,一群旧生及学生发起联署要求母校交代事件真相。但事隔一日,发起人突然宣布「不再向校方作任何要求,各安天命」,并表示「在吃人的时代喊叫救救孩子的我,实属痴人说梦」。
「治癌神器」转投私家医院 有违李嘉诚初衷?
李嘉诚基金会捐赠的3部「治癌神器」Histotripsy仪器近日全部转移至香港私家医院,病人需自费至少约20多万港元才能使用。相关消息引发关注及争议。
李嘉诚基金会于去年向港大医学院、中大医学院及一间私立医院各捐赠1部Histotripsy仪器。这种被誉为「治癌神器」的技术利用高强度超声波精确破坏癌细胞,不损害周围健康组织,大部分病人术后翌日即可出院。然而,近期随著港大中大2部仪器转移至港怡医院和中大医院,3部仪器全部落入私家。港怡医院更推出治疗套餐,收费高达30.8万港元,合资格香港居民可减免5万港元至25.8万港元。
医管局于本周三(12日)回复传媒查询时称,Histotripsy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需经严格审视并累积充分临床数据,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广泛应用于公营医疗系统。又称,引入新技术需基于临床实证,不受个别捐助或生产商影响。
但对于仪器转移至私院一事,医管局未作正面回应。
医管局前行政总监陆志聪同日在电台节目中说,公立医院引入新仪器涉及多重考量,包括安全性、人手配套、预算及临床数据累积。他指出,临床试验通常在公立医院进行,此次转移或因公帑资源及试验进度问题。
李嘉诚基金会主席李嘉诚去年底在向中大捐赠「Histotripsy 2.0」时表示,首部Histotripsy系统抵港90天内,已成功为30名肝癌患者提供治疗。他强调,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治疗技术旨在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纾缓老龄化社会对公营医疗系统的财政负担。
专栏作者「冯睎干十三维度」近日撰文引述消息指,捐给港大的Histotripsy仪器,原本放置在玛丽医院,但半年过去,港府仍未把它纳入市民可用的服务范围内,病患者一直要靠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做临床试验才能接受治疗,普罗大众却难以受惠,这才促使李嘉诚决定将它移往私立的港怡。
他批评当局未抓住「亚洲第一」引入此技术的机会,开拓「医疗经济」,可谓「捉到鹿唔识脱角,教而不善,莫过于此。」
抗议北京建伦敦巨型使馆 海外团体再集结
中共计划拟在伦敦兴建欧洲最大使馆引发的安全与间谍活动疑虑持续。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联合至少24个旅英香港、新疆社群,将于15日再度集结抗议。
IPAC预告,规划出席的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包括在野保守党籍住房暨地方事务影子大臣霍林雷克(Kevin Hollinrake)、前保守党党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自由民主党籍Luke Taylor,以及保守党籍上议院议员Lord Bethell男爵。
此外,曾担任2019年伦敦「中共法庭」(China Tribunal)及2021年「维吾尔法庭」(Uyghur Tribunal)主席的大律师尼斯爵士(Sir Geoffrey Nice)预计也将现身表达支持。
几个以英国为根据地的中共异议团体也将参加15日的抗议活动。
中共2018年购入东伦敦皇家铸币厂旧址及其周边逾2万平方米土地,拟打造巨型使馆,地点邻近伦敦塔与金融城。然而,地方议会两度否决建案,居民、警方与情报机关也曾以国家安全、监控及跨境镇压风险为由反对。但警方今年1月疑似在北京压力下撤回反对,并引用中方资料支持立场转变。
2月8日,使馆预定地前曾有约2,000人示威(主办方称4,000人),导致交通阻断。
IPAC表示,15日的集会旨在回应警方立场改变,并证明该地不适合容纳大型抗议人群。
责任编辑:林莉